桂政發[2015]11號
頒布時間:2015-03-20 00:00:00.000 發文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廣西壯族自治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已經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2015年3月20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廣西法治建設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根據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總體要求,2015年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財政收入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14%,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下達指標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城鎮化率4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以內。
二、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2015年圍繞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著力做好以下10個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增添經濟發展后勁。
1.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和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力爭新增貸款2000億元;做好中央投資項目篩選申報,力爭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120億元;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項目建設,向社會推介第五批引入民間資本項目;加強企業債券存續期監管,力爭發行企業債券80億元;積極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PPP模式),探索設立新興產業創業引導基金和PPP合作創新基金,支持重點項目開展股權和債券融資,力爭直接融資規模突破500億元。
2.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692項,年度投資2018億元。其中:新開工159項,年度投資297億元;續建277項,年度投資1402億元;竣工投產112項,年度投資319億元;預備項目144項。圍繞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294項,年度投資984億元;現代產業項目296項,年度投資727億元;民生及社會管理項目60項,年度投資233億元;生態環保項目42項,年度投資74億元。
3.增強交通和能源基礎保障。
(1)鐵路方面。新開工合浦至湛江、柳州至梧州鐵路,擴建柳州火車站站房;建成云桂高鐵南寧至百色段、湘桂鐵路柳南段電氣化改造項目;規劃建設貴陽至南寧客運專線;推進洛湛鐵路永州至玉林段擴能、南昆鐵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線、焦柳鐵路懷化至柳州段電氣化、南寧至憑祥鐵路擴能等項目前期工作,建設欽州保稅港區鐵路集裝箱辦理站;新增鐵路營業里程220公里。
(2)高速公路方面。新開工貴港至隆安、樂業至百色、南寧經欽州至防城港段改擴建、崇左至水口以及南寧吳圩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力爭開工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加快建設河池至百色、柳州至南寧改擴建、岑溪至水漢等高速公路;梧州至貴港、馬山至平果、來賓至馬山、灌陽至鳳凰、柳州至武宣等5條高速公路主體建成;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97公里。
(3)民航方面。新開工梧州機場遷建、柳州機場航站樓擴建以及南寧伶俐、桂林興安等一批通用機場;加快建設桂林機場T2航站樓;推進南寧機場第二跑道、柳州機場遷建和玉林、北海新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實現北部灣航空公司和桂林航空公司掛牌運營;民航機場客運量達1900萬人次。
(4)能源方面。加快建設鹿寨上大壓小熱電聯產、合山電廠上大壓小第二臺機組、防城港電廠二期、欽州電廠二期、神華國華廣投北海電廠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產紅沙核電一期1號機組及一批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加快推進骨干輸電線路、城鄉配電網建設改造和500千伏金中直流工程;做好防城港紅沙核電二期、欽州熱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70萬千瓦。
4.健全項目建設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項目儲備、申報、預審、滾動、監督考評機制,堅持每季度舉辦一次聯合審批活動,在北海市試行并聯審批的基礎上擴大到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強化項目稽查,加強重點環節監管,確保項目質量和資金安全。
(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1.促進重點產業提質發展。發展提升汽車、機械、食品、電子、石化、有色金屬、醫藥制造等千億元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取南寧市中藥與民族藥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推進實施柳州新增40萬輛乘用車和20萬輛電動汽車、防城港鋼鐵基地冷軋熱軋、桂林電線電纜集團大型環保電纜、欽州中馬糧油加工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
2.改造提升傳統資源型產業。在水泥、鐵合金、煉鋼、造紙等行業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出臺糖業“二次創業”實施方案,支持以大用戶直購電和自備電廠模式促進鋁工業發展,支持賀州、來賓、河池、百色等市打造碳酸鈣低碳產業鏈,加快推進合山、平桂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
3.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機制,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傾斜支持每個設區市建設1-2個重點園區,推進30個產城互動試點園區建設,推動北海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支持柳州市、桂林市建設自治區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力爭工業園區總產值突破1.8萬億元。
4.加大企業扶持力度。開展重點企業直通車、千名干部入千企對口服務活動,用好用足自治區中小企業信貸引導資金,擴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范圍,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5.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工業創新發展工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建創新平臺,積極推廣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北斗導航等新技術普及應用,加快建設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和質檢中心,建成北海三諾智慧產業園等項目,新增1-2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國家重點實驗室、10家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自治區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新培育60家高新技術企業,力爭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35%.
6.推動信息化工業化融合發展。加快打造自治區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園區,重點抓好中國聯通廣西—東盟信息交流中心一期、南寧禾田信息港和斐訊通信產業基地、廣西電子政務外網云計算中心、國家電子政務外網華南區災備中心等信息化平臺項目建設。
(三)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挖掘經濟新增長點。
1.加大服務業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自治區服務業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實施100項服務業重點項目。研究設立服務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編制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扎實推進桂林市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柳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示范區建設。
2.促進旅游業發展升級。重點圍繞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北部灣國際旅游度假區等推進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建設,促進高鐵沿線旅游業及住宿、餐飲等服務消費,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重點建設100個鄉村旅游基地、打造10條特色鄉村旅游線路,力爭全區旅游總收入增長20%.
3.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出臺內貿流通支持辦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業態,完善生產資料、綜合性商品、農產品批發和冷鏈物流體系,加快推進東盟國際汽車商貿物流開發、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北侖河國際商貿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開展“廣西特產行銷全國”、“農超對接”、“南菜北運”等產銷活動。
4.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施“電商廣西、電商東盟”、“電子商務進萬村”等工程,支持南寧、柳州、桂林、北海等4個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力爭組建中國—東盟(玉林)中藥材交易所,加快推進中國—東盟電子商務產業園、綠地南寧空港電子商務產業園、桂林電商谷、地市電商快遞物流園等一批重要電商平臺建設。
5.把發展服務業和促消費結合起來。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鼓勵發展信息、養老、健康、家政等消費潛力大的服務業,提升教育、文化、體育消費,穩定住房消費。實施“十大百億”工程,著力打造5家交易額超百億元的骨干批發和零售市場,培育5家年營業額超百億元的服務業品牌企業。
(四)扎實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增產增效。
1.保持糧食生產穩定。實施“糧安”工程和糧食產業提升行動,確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500萬噸以上。
2.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落實全國糖料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在已啟動50萬畝的基礎上,再推進80萬畝“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增強糖業綜合競爭力。實施現代特色產業提升行動,積極發展農產品商標,進一步提高水果、蔬菜、茶葉、桑蠶、食用菌、羅非魚、肉類、水產品等產量和銷量。規劃建設標準現代漁港,發展現代遠洋捕撈,建設中國—東盟海上漁業走廊。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20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支持每個涉農縣(市、區)創建1個示范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技術展示、特色作物科技創新、良種繁育、標準化示范等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培育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4.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重點抓好農業節水、大型灌區、河流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大藤峽和老口、邕寧水利樞紐、桂林防洪及漓江補水、桂中治旱引水灌區一期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落久和洋溪水利樞紐、馱英水庫及灌區、西江干流治理、百色灌區等項目前期工作。開工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00座、完工250座,建成河堤及護岸工程200公里,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550萬畝。
5.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推行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制度,抓好動植物疫病防控,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
(五)培育做大生態經濟,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
1.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推進我區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工作,探索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發展負面清單,落實適應主體功能區制度的考核評價辦法。加快編制我區生態補償示范區規劃,研究制定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方案。
2.狠抓節能減排降碳。嚴格實施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目標責任考核,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任務。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劃,抓好鍋爐窯爐改造、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等節能技改工程建設,推廣應用高效節能電機、照明等產品,嚴控新上“兩高一剩”項目。加快推進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等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抓好火電和水泥行業脫硝、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設區市建成區10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等工作。積極推進碳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放權交易,抓好桂林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和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低碳試點園區建設,研究制定我區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3.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實施新型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林業等工程,培育發展廢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環境污染治理、環保產品和工藝開發等清潔產業,抓好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城市礦產、再制造產業等生態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加快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開發,做大油茶、核桃等特色經濟林產業,完成50%以上國家級園區、30%以上自治區級園區循環化改造,力爭林下經濟產值超過700億元。
4.加快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率,選擇30個中心鄉鎮開展農村生活垃圾片區處理試點項目建設,建設60個鄉鎮垃圾轉運站和200個村屯垃圾轉運站,力爭城鎮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85%.新建農村沼氣池5萬座,病舊池改造2萬座。
5.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深入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珠防林、海防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力爭新植樹造林面積3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2.2%.加強西江流域水環境和北部灣海洋生態保護治理,抓好九洲江等跨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治,確保設區市空氣、水和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深入開展“美麗廣西?生態鄉村”活動,強化“清潔鄉村”和“生態鄉村”兩個活動階段的銜接,開展好村屯綠化、飲水凈化、道路硬化專項活動,進一步優化鄉村生態環境。
(六)實施“雙核驅動”戰略,構建“三區統籌”格局。
1.提升發展北部灣經濟區。圍繞基礎設施、產業升級、港口物流等方面實施256個重大項目,重點建設一批深水航道、專業化泊位及港口碼頭,力爭新開工鐵山港區航道疏浚二期和西港區北暮作業區7-8號泊位等項目,建成防城港漁澫港區第四作業區402號泊位、國投欽州煤炭碼頭等項目,加快推進欽州20萬噸集裝箱碼頭、北部灣40萬噸碼頭及配套航道等項目前期工作。深入實施深化北部灣經濟區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重點加快推進同城化發展和創新港口建設運營體制,出臺統一的養老、工傷、失業、城鎮基本醫療、生育等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推動北部灣港一體化管理,進一步理順港鐵和港城關系。
2.加快崛起西江經濟帶。全面落實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組織實施黃金水道暢通、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千里西江生態等8大工程,重點加快完善集疏運體系,力爭新開工西津二線船閘、貴港華電碼頭等項目,推進梧州至廣州段I級航道等項目前期工作。進一步優化沿江產業布局,加快打造陶瓷、建材、汽車等一批特色園區,推動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升級,創建西江高新技術產業帶,積極申報西江綜合保稅區,設立珠江—西江產業投資基金。
3.振興左右江革命老區。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啟動實施老區重大工程建設攻堅3年行動計劃,推進重大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發展、生態經濟、扶貧攻堅、惠民富民等五大工程建設,力爭新開工宜州東盟國際繭絲綢交易中心、憑祥農產品加工物流一期等項目,建成崇左港將軍嶺作業區一期、百色田東港區祥周作業區一期等項目,加快推動百色鋁工業、河池水電和有色金屬、崇左糖業錳業等特色產業基地做大做強。
(七)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1.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放開城鎮落戶限制,支持一批具備條件的縣有序改市,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實施中心城市帶動和大縣城戰略。大力推進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四個核心城市建設,做大做強其它區域性中心城市,協調發展縣城和中心鎮,實施城市承載力提升百項建設工程、百鎮建設示范工程和進城農民安居工程等“十大工程”。
3.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圍繞軌道交通、道路橋梁、燃氣供水等方面,推進實施104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年度投資267億元,力爭新開工南寧軌道交通3號線、柳州東外環北段、百色大道二期等項目,建成南寧羅文大橋、桂林西二環路、欽州市第三水廠及配套管網等項目。完善城市路網設施,新建一、二級公路1000公里以上,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1000公里,在南寧、柳州、梧州開展雨水收集利用建設試點,支持南寧市申報國家“海綿城市”,力爭設區市、縣城、重點鎮供水普及率分別達95%、85%、75%;城鎮燃氣普及率達90%以上。
4.積極推進城鎮群規劃發展。加快環北部灣城市群規劃前期研究,組織開展北部灣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東南城鎮群以及南崇、右江河谷、沿邊城鎮帶規劃編制研究。
5.開展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抓好柳州市、來賓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開展自治區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八)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
1.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完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優化審批流程、規范審批行為,再清理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實施工商登記“先照后證”,推動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
2.創新投融資體制改革。調整修訂自治區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減少、簡化、整合前置審批和規范中介服務,推行“串聯改并聯、零售改批發、前置改后置”,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項目建設營運。
3.加強財政管理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預算績效管理,清理、整合、規范并公開專項資金,規范財稅優惠政策,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快推進“營改增”和消費稅等稅制改革。
4.大力推進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通過推進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設立人民幣投貸基金、境外發債、引進外資股權投資等方式,打通人民幣雙向流通渠道,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5.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改革。積極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推進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爭取部分市縣成為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使用權、林權抵押擔保試點,推動玉林市國家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
6.扎實推進醫藥衛生改革。實現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覆蓋,基本實現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區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穩妥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覆蓋工作,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積極推進社會辦醫。
7.穩步推進價格改革。修訂我區定價目錄,放開、下放部分價格收費管理權限;實施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完善全區小水電上網電價定價機制;核定長輸管線通氣城市管道天然氣價格,完成水資源費調整征收改革,研究出臺城市二次供水價格政策。繼續統籌推進國資國企、社會事業、收入分配等其它領域改革。
(九)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全方位對外開放。
1.服務好國家開放戰略。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出我區優先啟動項目清單,加快推進南海國際郵輪母港及航線、中國—東盟信息港、中國—東盟聯合大學等項目建設,積極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行項目洽談,推動中國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納入國家開放戰略。
2.深化以東盟為重點的國際合作。辦好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積極參與泛北部灣、大渭公河次區域合作,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投資我區項目,加快推進憑祥—諒山—河內、東興—芒街—下龍等跨境鐵路公路項目建設,大力推進中馬“兩國雙園”、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中泰產業園、中國?印尼境外經貿合作區等開放平臺建設,務實推進廣西—文萊經濟走廊等合作項目建設,做好中國(北部灣)自貿區和憑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申報工作,爭取南寧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規劃盡快獲國家批復。加快沿邊開放開發,加強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及口岸建設,大力發展口岸經濟。
3.拓展國內區域合作。完善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實施意見,積極參與起草泛珠合作指導意見,協同廣東省、貴州省完成貴廣、南廣高鐵經濟帶規劃編制,加快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規劃建設賀州—肇慶、百色—文山、北海(合浦)—湛江(廉江)、河池—黔南等跨省合作園區,加強與西南中南地區電子口岸合作。
4.擴大對外貿易規模。調整優化進出口結構,擴大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加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力爭出口額增長14%.全面實施加工貿易倍增計劃,重點支持4個加工貿易承接地、3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5個加工貿易重點園區建設,力爭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增長18%.
5.鼓勵企業走出去。重點抓好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馬來西亞年產350萬噸鋼鐵、廣西大錳南非波斯特馬斯堡錳礦、廣西有色柬埔寨羅連鐵礦、廣西柳工印度生產基地等對外投資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廣西投資集團印尼鋁土礦開采及加工、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制造等項目前期工作。
(十)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加強社會建設。
1.促進就業穩定增長。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引領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繼續加強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鎮困難人員就業創業工作,加快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和7個國家西部地區農民創業園建設,自治區本級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加強勞動力培訓就業工作,力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萬人次以上。
2.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自治區級統籌,探索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自治區級統籌,落實好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保險“并軌”政策,鞏固擴大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重點抓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力爭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7%以上。健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擴大低保補助范圍和標準,加強社會救助、優撫安置、慈善和減災救災等工作。給予陸地邊境0-3公里范圍內33萬農村居民生活補助。完善工資制度,提高基本工資標準并建立正常調整和增長機制。
3.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施教育“雙千計劃”和“八大工程”,新建各類學校312所,其中幼兒園181所、義務教育學校125所、普通高中6所,新認定1000所多元普惠幼兒園,改擴建普通高中85所。確保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7%.實施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新增8000名左右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200名中等職業學校特崗教師。加快建設北部灣大學,加快推進20個協同創新中心、20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00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等建設。
4.繁榮發展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壯大演藝、娛樂、會展、創意、動漫等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廣西文化產業城、廣西圖書館地方民族文獻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100座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臺站數字化覆蓋工程,建設1500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00個數字農家書屋。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打造一批舞臺藝術精品。抓好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申遺工作,保護好傳統村落、古建筑群、革命舊址、特色建筑。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傳統節慶文化,組織開展“壯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動。大力推動文化走出去,辦好第十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免費向社會開放,大力發展體育產業,辦好第13屆全區運動會。
5.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認真落實保供穩價政策措施,繼續實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進一步規范和降低流通環節不合理收費。發揮價格調節基金作用,增加糧食、食用油、豬肉等重要商品儲備,增強政府價格調控能力。強化價格監督檢查,開展商貿流通領域不正當價格行為專項整治,加大反價格壟斷執法力度,維護市場和價格秩序。
6.切實抓好精準扶貧。深入實施“十二五”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以及興邊富民行動大會戰,加快實施“十百千”產業化扶貧示范、金融扶貧“百千萬”等工程,大力推進滇桂黔石漠化廣西片區扶貧攻堅,抓好“雨露計劃”、扶貧小額信貸和扶貧生態移民搬遷等工作,組織開展扶貧日活動,力爭減少貧困人口85萬人以上,扶貧生態移民搬遷10萬人,建設300個以上水庫移民新村。
7.強化社會治理。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活動。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健全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加強社會組織監督管理,提升基層社區服務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平安廣西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預警體系,妥善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大力推進誠信建設。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啟動2018年自治區成立60周年社會公益性項目籌備工作。廣泛開展國防教育、雙擁共建活動,加強邊海防、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
8.抓好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籌措資金520億元實施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重點抓好“千村通公路”、260萬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千萬農戶住房保險、20萬套城鎮保障性住房、一批幼兒園、5000個自治區級綠化示范村屯等六個方面民生項目。
此外,2015年還要全力推進“十三五”規劃編制這項重要工作,重點抓好:一是編制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各個專項規劃要與“十三五”規劃綱要同步編制。二是深入研究我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爭取更多內容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三是扎實推進市縣空間規劃改革,做好賀州市“多規合一”試點工作,推動各市縣區形成一張空間功能區劃圖,使市縣規劃變成空間發展規劃,實現“一個市縣、一張藍圖”。
附件: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
附件
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
指標名稱 | 計算 單位 |
2014年 | 2015年 | ||
初步統計 | 增長 | 預期目標 | 增長 | ||
一、地區生產總值 | 億元 | 15673 | 8.5% | 16750 | 8% |
第一產業增加值 | 億元 | 2412.2 | 3.8% | 2420 | 4% |
第二產業增加值 | 億元 | 7335.6 | 10.1% | 7930 | 10%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億元 | — | 10.7% | — | 10.5% |
第三產業增加值 | 億元 | 5925.2 | 8.1% | 6400 | 8% |
二、財政收入 | 億元 | 2162.4 | 8.1% | 2313 | 7% |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 億元 | 1422.1 | 7.9% | 1514 | 6.5% |
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上年=100 | 102.1 | 2.1% | 103.5 | 3.5% |
四、固定資產投資 | 億元 | 13287.6 | 16.7% | 15410 | 16% |
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億元 | 5716.6 | 12.5% | 6400 | 12% |
六、外貿進出口總額 | 億美元 | 405.5 | 23.5% | 462 | 14% |
#出口總額 | 億美元 | 243.3 | 30.2% | 277 | 14% |
七、社會事業 | |||||
研究生招生數 | 萬人 | 1.06 | 6% | 1.09 | 3.8% |
本科招生數 | 萬人 | 9.7 | 4.6% | 9.7 | 持平 |
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 | 萬人 | 30 | 持平 | 30 | 持平 |
指標名稱 |
計算 單位 |
2014年 | 2015年 | ||
初步統計 | 增長 | 預期目標 | 增長 | ||
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 | % | 82 | — | 87 | — |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 % | 90.3 | — | 93 | — |
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 件 | 1.17 | 47.7% | 1.58 | 35% |
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 萬人 | 352.2 | — | 260 | — |
八、人口、就業、收入和社會保障 | |||||
☆年末總人口 | 萬人 | 5335 | — | 5388 | — |
人口自然增長率 | ‰ | 7.86 | — | ≤11 | — |
城鎮化率 | % | 46 | — | 47 | — |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 萬人 | 47.7 | — | 40 | — |
城鎮登記失業率 | % | 3.15 | — | ≤4.5 | —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4669 | 8.7% | 26766 | 8.5% |
農民人均純收入 | 元 | 7565 | 11.4% | 8321 | 10% |
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 | % | 97以上 | — | 97以上 | — |
☆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量 | 萬套 | 20.16 | — | 20 | — |
指標名稱 | 計算 單位 |
2014年 | 2015年 | ||
初步統計 | 增長 | 預期目標 | 增長 | ||
九、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 | |||||
☆每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 | 噸標煤 | 0.7139 | -3.7% | 0.6996 | -2% |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 萬噸 | 待國家核定 | 待國家下達 |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萬噸 | 待國家核定 | 待國家下達 | ||
☆氨氮排放量 | 萬噸 | 待國家核定 | 待國家下達 |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萬噸 | 待國家核定 | 待國家下達 | ||
☆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 | 立方米 | 56 | -5.1% | 53 | -5.3%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 | % | 22 | — | 23 | — |
☆森林覆蓋率 | % | 62 | — | 62.2 | — |
☆森林蓄積量 | 億立方米 | 6.8 | — | 7 | — |
注:1.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加權計算得出;
2.每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按2010年價格計算,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按當年價計算;
3.加☆的指標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約束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