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財農[2020]61號
頒布時間:2020-07-15 00:00:00.000 發文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有關市、縣(市、區)財政局、扶貧辦、發展改革委:
為加強中央財政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財政部關于下達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農[2020]19號)精神, 研究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0年7月15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中央財政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以下簡稱補短板資金)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部關于下達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農[2020]19號)等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補短板資金堅持“財力性”與“扶貧性”相統一原則,堅持“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行業部門權責統一原則,堅持財政、審計等部門按照現有職責加強資金監督的原則。
第三條 補短板資金應聚焦影響脫貧攻堅順利收官的“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各有關市、縣(市、區,以下簡稱縣)在安排使用資金時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從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中選擇項目,將資金用于補齊本地區脫貧攻堅短板,具體支持方向包括:
一、有貧困人口直接受益的扶貧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及運行維護經費、扶貧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二、通過以獎代補等各種方式支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貧困村集體發展產業扶貧項目,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的桑蠶等扶貧產業、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貧困戶轉型轉產、貧困地區實現產銷對接、延伸扶貧產業鏈。對直接帶動貧困戶發展的企業、合作社、致富帶頭人等帶貧主體給予財政貼息、生產補貼等。具體支持辦法和標準,由各縣結合實際自行確定。
三、補齊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兩類人群”(指已脫貧易返貧人口、有致貧風險邊緣人口,下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短板。
四、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包括發放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補貼、促進易地扶貧搬遷人口就近就業等。
五、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必要的生產生活配套服務設施,教育、醫療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后續扶持產業、帶動搬遷群眾就業創業和培訓實訓基地建設等。
第四條 補短板資金不得用于下列各項支出:
一、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如安排工作經費等;
二、發放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
三、償還債務或墊資;
四、其他非扶貧項目和任務支出。
第五條 補短板資金屬于專門用于脫貧攻堅補短板的一次性綜合財力補助資金,不納入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范圍。
第六條 各縣使用補短板資金對個人進行補助時,應精準用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兩類人群”。
第七條 補短板資金中明確用于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的部分,在滿足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項目資金需求后,可統籌用于其他扶貧項目,不得出現將相關資金統籌使用后再提出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資金缺口的現象。其他資金可結合實際情況在規定范圍內統籌安排使用。
第八條 有關市縣原則上要在收到資金下達文件后20日內落實資金分配方案并報市級財政、扶貧、發展改革部門,各設區市財政局負責按要求及時匯總各縣資金分配方案報自治區財政、扶貧、發展改革部門備案。
第九條 有關市縣應加強補短板資金管理,加快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縣級財政部門負責牽頭會同項目主管部門,進一步梳理優化撥付流程,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簡化工作流程,取消不必要的審核環節,落實限時辦結制。縣級項目主管部門是資金項目日常監管的第一責任主體,負責按規定用途安排項目,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完成支出任務。
第十條 縣級項目主管部門在確定項目前須經過充分論證,并按規定設立項目績效目標,明確項目預期達到的扶貧成效及社會效益等,在申請資金時報同級財政部門。沒有明確績效目標的項目,原則上不得安排資金。縣級財政部門應按規定程序做好績效目標審核、批復工作,并組織項目主管部門按要求在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中錄入信息。
第十一條 縣級項目主管部門負責開展項目績效目標跟蹤監控和自評工作,確保資金發揮應有效益。縣級財政部門負責強化績效自評結果的綜合應用,對未完成績效目標的部門,進行通報并責令整改。
第十二條 縣級財政部門及項目主管部門要按規定及時做好資金分配、使用以及項目完成情況的公告公示。
第十三條 各級審計部門要切實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監督,嚴禁虛報、冒領、截留、擠占、挪用資金。
第十四條 縣級財政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補短板資金管理的具體規定,明確資金分配、使用、管理、監督的具體要求以及部門分工。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由自治區財政廳會同扶貧辦、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