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第一章 行政法
行政,通常意義是指一定的社會組織基于特定目的對一定范圍內的事務進行組織、管理的活動。
行政活動的實施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其他依法享有行政權的組織。
行政權來源于國家憲法和法律,沒有憲法,法律的確認或設定,行政權就失去了存在和行使的合理基礎。
行政權由國家行政機關代表國家行使。
行政法的特點:(1)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中往往包含實體與程序兩種規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即行政法治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核心原則)
行政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
行政應急性原則,行使要符合的條件 一、是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
二、非法定機關不得行使應急權力,否則無效,除非事后經有權機關做出特別決定予以追認
三、行政機關做出應急行為應接受有權機關的監督,尤其是權力機關的監督
四、是應急性權力的行使應該適當,就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行政法的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等(不包括判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各項立法的依據。
法律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駐委會制定的一般法律。
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 一、是行政法規,它是國務院依照憲法授權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二、是行政規章,即國務院各部委和某些工作部門發布的規章,三、地方性規章,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多選)
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一、根據憲法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市的人民澩蠡峒捌涑N岬熱乜贍苤貧ǖ胤叫苑ü?三、民族自治地方的權力機關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行政法的其他淵源包括國際條約和協定中涉及國內行政管理部分,對行政活動具有約束力的法律解釋及行政機關與執政黨、社會組織聯合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不包括國際慣例)
行政法關系主要有兩類法律關系,即行政法律關系和監督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由主體、客體、內容等要素構成。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權利與義務的享有者和承擔者,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行政法律關系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行為等。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
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
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是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征:
一、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多重復雜的法律關系
二、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包含著行政訴訟法律關系,行政訴訟關系是以審判機關為監督主體的重要的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也是一種依申請的外部監督行政法律關系。
三、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權利上多具有非對等性
四、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只能是行政行為
國家設立國家行政機關,通過憲法和法律賦予其國家行政權。享有國家行政權的國家行政機關就具備了成為行政主體的決定性條件。
行政主體只能是國家行政機關和接受授權的組織。
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是判斷行政機關及其他組織能否成為行政主體的主要標準。因此,行政機關的內部工作機構,在一般情況下不能成為行政主體。
有關國家行政的權限被委托給組織或個人行使時,受委托的組織或個人雖然也行使國家行政權,但由于該權限的行使只能以委托機關的名義進行,其所為的一切行為的法律后果,均歸屬于委托機關。
國家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行政主體,但并非所有的行政機關都能成為行政主體。
我國的憲法和法律將行政立法權賦予特定的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及其所屬各部委、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擁有行政立法權。此外,經權力機關特別授權,某些經濟特區的市人民政府也擁有行政立法權。(汕頭、珠海市等)
國務院是行政主體
各部委是行政主體
直屬機構不同于辦事機構,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國務院辦事機構,屬內部機構,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行政主體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都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派出機關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派出機構是由政府的工作部門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的行政區域設置管理某項行政事務的機構。如公安派出所,稅務所,工商所等。不是行政主體。
被授權組織在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職權時,享有與行政機關相同的行政主體地位。
被委托的組織僅能根據委托行使一定的行政職權,而不能行使一般的行政職權。
第三節 行政行為(重點)
行政行為的特征
1. 從屬法律性2、裁量性3、單方意志性4.效力先定性5.強制性
行政行為的內容
1. 賦予權益或課以義務2.剝奪權益或免除義務3.變更法律地位4.確認法律事實與法律地位。(撤銷判決不是行政行為)
行政行為的效力(須掌握內涵)
1. 行政行為具有確定力2.行政行為具有拘束力3.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4.行政行為具有執行力。
以行政行為的對象是否以特定為標準,可將行政行為分為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
抽象行政行為,是指以不特定的人或事為管理對象,制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的行政行為。
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過程中,針對特寫的人或事采取具體措施的行為,其行為的內容和結果將直接影響某一個人或組織的權利或義務,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行為對象的選定化和具體要求化。
以行政主體是否可以主動做出行政行為為標準,可將行政行為分為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與依申請的行政行為。
依職權的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依據法律設定或授予的職權,無須相對方的申請而主動實施的行政行為。
依申請的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必須根據相對方的申請才能實施的行政行為,未經相對方的請求,行政主體不能主動做出行政行為。
行政司法行為,是指行政主體作為爭執雙方以外的第三者,按照司法程序審理特定行政爭議或民事爭議案件,并作出裁決的行為。具體包括行政裁決,行政仲裁,行政復議等行為。
行政終局裁決行為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設定,行政機關不能通過行政立法自行設定終局裁決行為。
行政相對人不得因不服國家行為而起訴,只可通過國家補償的途徑得到救濟。
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一、行政行為的主體應當合法 二、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權限范圍
三、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 五、 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行為的無效
1. 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
2. 行政主體不明確或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
3. 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 4. 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5. 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
(返還,賠償,恢復到行為以前的狀態)
無效行政行為自始無效,而可撤銷的行為只有在被撤銷后才失去效力。
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
1. 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
2. 行政行為不適當
(行政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銷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為做出之日)
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來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包括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
抽象行政行為的特征
1. 對象的普遍性2. 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續性3. 準立法性4. 不可訴訟性
最常見的分類,是以其規范程度和效力等級為標準,將抽象行政行為分為行政立法行為和其他抽象行政行為兩類。
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一、具有行政的性質 二、具有立法的性質)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行政立法主體包括:
1. 國務院2. 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3. 國務院直屬機構4.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5.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6. 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7. 作為經濟特區的市人民政府
具體行政行為一般包括行政征收,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監督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等。
行政征收就其性質來說:單方,無償。
行政征收內容主要有:稅收征收,建設資金征收,資源費征收,排污費征收,管理費征收,滯納金征收。
行政許可的主要特征是
1. 行政許可證是一種依申請的具體申請行為,不同于行政主體依職權主動賦予相對方權利或免除義務的行為
2. 行政許可是一種采用許可證,執照等形式的要式行政行為
3. 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賦予相對方某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行為。
行政許可的分類
1. 一般許可與特殊許可2. 排他性許可與非排他性許可
3. 獨立性詩歌與附條件許可4. 權利性許可與附義務許可
5. 長期許可與限期許可6. 行為許可與資格許可
行政確認的特征
1. 要式2. 羈束
3. 外部表現形式以技術鑒定書出現
行政確認的形式主要有(確定,認可,證明,登記,批準,鑒證,行政鑒定)
行政監督的行為主體是享有行政監督檢查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
行為的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
行為的性質是一種依職權的單方的、相對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
以調整的內容為標準,行政強制行為分為對人身的強制措施和對財產的強制措施
以適用的目的和程序為標準,行政強制分為即時性行政強制措施與執行性行政強制措施
緊急處置權包括強制帶離現場、盤問、使用警械、武器、強制檢疫、強制治療等。
查封、扣押、凍結、劃撥、扣繳強制收購、限價出售等直接強制執行措施。
代履行、執行罰等間接強制執行措施。
代履行,是指行政主體雇人代替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的相對方履行義務而強制義務人繳付勞務費用的行政強制方式。
執行罰,是指行政主體對拒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的相對方課處一定數額的金錢給付義務,以促使該義務人改造義務的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給付,是指行政主體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下或其它特殊情況下,依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利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包括(安置,補助,撫恤,優待,救災扶貧)
行政裁決的對象是特定的民事糾紛(損害賠償裁決,權屬糾紛裁決,侵權糾紛裁決)
以行政處罰的內容為標準,行政處罰可分為人身自由罰、行為罰、財產罰、訓誡罰。
人身自由罰是予以限制或剝奪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最嚴厲的一種處罰)主要形式是行政拘留。行政拘留的決定由縣、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相當于縣一級的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為1-15,有兩項以上違規行為“并處”的不受此限。
行為罰,亦稱能力罰,是限制或剝奪行政違法者某些特定行為能力或資格的一種行政處罰。
主要形式有責令停產停業和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照等兩種。
責令停產停業,是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工商企業或工商個體戶責令其停止生產、停止工農業活動的一種行為罰形式。責令停產停業并不直接限制或剝奪違法相對方的財產收益權,而是責令違法者暫時停止其所人事的生產經營活動。
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照,就是限制或剝奪違法者從事某項活動的權利或資格的處罰形式。
財產罰,包括罰款和沒收兩種形式。
訓誡罰的主要形式是警告。(通報批評也是)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部門規章,各部委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但罰款的限額必須由國務院規定。
地方規章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但罰款的數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國務院或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受委托的組織必須在授權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但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或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兩個以上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實施機關如對同一行政違法案件都有管轄權,實施機關對該案件的管轄發生爭議,雙方又協商不成的,應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不同的行政處罰實施機關都依法享有罰款處罰權時,應當協商管轄或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后擇一重罰。
行政處罰適用的條件:一是必須已經實施了違法行為,且違法行為屬于違反行政法規范的性質,二是具有責任能力的行政相對人,三是依法應當受到處罰,四是違法行為未超過追究時效。
不予處罰(不滿14周歲,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時,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造成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
應當從輕或減輕(14-18周歲,主動消除或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脅迫,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其他依法應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
行政處罰的追訴時效為2年,在違法行為發生后2年內,未被行政機關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稅收征管法在5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追訴時效,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簡易程序也稱當場處罰程序。(違法事實清楚,有法定依據,數額較小的罰款《對公民50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警告)
對于在兩年內未發現的行政違法行為,不予立案追究。
調查時行政執法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并應出示證件。
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聽證程序,是指行政機關為了查清行政違法事實,公正合理地實施行政處罰,在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較大數額的罰款等行政處罰的決定前開的聽證會。(只適用此三種)
聽證程序的特征:
1. 聽證是由行政機關主持,并由有關利害關系人參加的程序
2. 聽證公開進行。
3. 聽證程序只適用于行政處罰領域的特定案件(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只適用對公民個人2000元以上和對單位組織處以10000以上罰款的案件)
4. 聽證程序一般以當事人申請為前提。(當事人沒有提出要求而行政機關認為有必要舉行聽證的,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可組織聽證)
5. 組織聽證是行政處罰實施機關的法定程序義務。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在行政機關告知后3日內提出。
行政機關應相關當事人的申請在作出舉行聽證的決定后,應當在聽證的7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各其他相關事項通知當事人。
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委托1-2人代理參加聽證。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的,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對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決定只能由公安機關依法執行。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當場處罰的情形有,
1. 依法給予20元以下的罰款
2. 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
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之日起2日內,交至行政機關。
強制執行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二、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被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轉載)
上一篇:注稅學習心理寶典
Copyright © 2000 - m.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av网站 | 九九热在线观看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 | a级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www欧美| 天天看夜夜 |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品爱网 | 视频一区国产精品 | 国产网红女主播免费视频 | 久草99|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专 | 欧美精品1区2区3区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综合免费 | 成人免费激情视频 | 成人精品鲁一区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人人草网站 | 国产日韩一区 | 91区国产 | 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精品免费一区 |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 亚洲欧美bt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资源速度 | 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交 | 国产综合亚洲精品一区二 | 欧美成人毛片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