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檔案等15個系列高級職稱和申報所有中、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不參加職稱外語考試
4月2日,記者從省人事廳獲悉,我省在國家人事部調整和完善職稱外語政策的基礎上,按照“實事求是、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的原則,結合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對職稱外語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針對不同系列、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地域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外語提出了不同要求。
據了解,今后,凡申報高等學校教師(含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實驗技術、中專學校教師(含干部培訓、市級干部學校)、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工程、農業、衛生(西醫藥)、經濟、會計、統計、審計等12個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還需具備專業技術職務條例要求的職稱外語條件;申報衛生(中醫藥)、檔案、圖書資料、文物博物、群眾文化、新聞、出版、中小學教師、技工學校教師、藝術(含美術、作家)、播音、工藝美術、體育教練員(副高)、律師、翻譯(第二外語)等15個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職稱外語不作為必備條件;所有系列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或考試及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職稱外語不作為必備條件。
在需要職稱外語考試的12個系列中,根據專業技術人員能力、水平、貢獻、年齡和工作性質的不同,我省還規定在國外學習進修滿一年以上的;具有博士學位的;外語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晉升非外語專業職稱的;申報副高級職稱時外語考試成績達到要求,申報正高級職稱需要再次參加同級別考試的;出版過外文專著、譯著的;參加國家權威部門組織的出國人員外語考試,達到出國留學或進修合格標準的;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優秀專家、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獲得者、省科學技術獎和省新產品獎二等獎以上獲得者;在現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三年以上,每年有半年以上時間在野外從事農業、林業、水利、采礦、地質、測繪、勘探、道路施工、漁業捕撈等專業技術工作的;在企業從事工程技術工作的;在縣及縣以下基層單位工作的;男55周歲、女50周歲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可免職稱外語考試。
此外,我省在放寬部分系列職稱外語要求的同時,為引導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提高外語學習和應用能力,對在晉升職稱時外語不作必備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職稱外語考試并取得合格證書,申報參加職稱評審時,將根據其外語水平,給予一定比例的分數,并適當提高權重計入評審總分,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考慮;在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時,用人單位可視情況優先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