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的會計變革——困惑·延誤·沖擊
史上最大的會計變革,即在歐盟范圍內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迄今還未沖擊股市。
這是因為,對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給公司賬戶造成的影響,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給出了詳細的預測。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安盛(Axa)等公司較早給出了預測,然而由于它們準備充分,因此新準則對其影響微乎其微,這不能代表人們將要面臨的情況。
1月1日起實行
隨著7000多家歐洲上市公司今年發布財務報告,將很可能出現延誤、困惑和沖擊。從今年1月1日起,這些企業必須采用這套準則。
新準則的目的聽起來直截了當,即“提供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信息”,以幫助“各群體的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投資者被視為決定性使用者(defining user):如果他們能獲取充足的信息,其他人也應能獲取充足的信息。
那么,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披露的新信息將會怎樣影響公司的財務報表呢?
損益表
以損益表為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歐洲估值和會計小組聯合負責人讓諾•;布郎謝(Jeannot Blanchet)解釋道,雖然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并非十分具有規定性,但經營收入成為“一個包含更多內容的數字”將是趨勢。
首先,損益表將必須為股票期權新設費用項。但即使是傳統上被視作特殊項目的數字,例如重組成本和資產交易損益,將逐漸被視為經營業績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這些數字將更好地反映年度期間的實際情況。但利潤表最大的變革將是納入未曾被交易的資產和負債(如衍生品)“公平價值”的變動。這模糊了經營業績和資產負債表變動之間的差別。
公平價值
公平價值嘗試為資產和負債提供當前估值,或市場估值。公平價值利用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評價,并基于未來現金流的預測,被視為比歷史成本更具相關性。
但這種方法頗具爭議。和歷史成本不同,人們對公平價值衡量的可靠性存在疑問。比如,如果沒有一個現成的資產或負債市場,那么使用估值模型時,就肯定存在主觀的、因而可人為操縱的因素。自從股市泡沫破滅以來,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股市泡沫打擊了高效率市場信念,并導致人們擔心,按市場行情計算價值放大了市場的波動性。
公平價值損益
最重要的是,將未實現的公平價值損益插入損益表作為“利潤”的一部分,還未被眾多公司和賬目使用者接受。這導致企業等更傾向于使用調整后的盈利數。投資者和職業分析師將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的新信息輸入他們的模型,用來預測公司業績,并為其估值。
而包括監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在內的其他各方則把賬目當作理解一家公司的出發點,并且他們會以準則設計者未曾預料到的方法使用這些新信息。
會計準則與公司法
凡妮莎•;納普(Vanessa Knapp)是倫敦富而德律師事務所(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的合伙人,也是英國律師會公司法委員會(Law Society Company Law Committee)主席。她表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公司法之間的相互作用,未能在籌備階段得到充分考慮。
以分紅派息為例。歐洲公司法規定,紅利必須從可分配儲備金中支付。這些儲備金可能被巨大的“賬面”虧空掏空,如養老金方面的赤字。納普女士提倡,以償付能力測試作為紅利發放的門檻限度,要比可分配儲備金更好。
銀行監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審慎地”觀察公司財務的健康狀況,詢問存款人的錢是否安全,或者公司是否會償還債務。它們不太擔心公司市值的瘋狂波動。但它們不能忽視可根據新準則獲得的另外一些附加信息。正因為這一原因,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就新準則對銀行監管資本可能產生的沖擊發表了聲明。
與此同時,稅務機關則總是對盈利能力方面的任何新動態抱有興趣。在英國,稅務賬戶越來越多地靠攏已公布賬戶,承認資產價值的賬面收益,可能導致額外的實際現金稅負。
對公司行為的影響
此類后果可以減輕,但新準則對公司行為的影響可能比較持久。英國財務準則第17號公告(FRS 17)是英國的養老金標準,與國際版本類似。這一標準已導致企業終止傳統的退休金計劃,因為它使企業認識到,它們潛在的債務規模很大。被迫將股票期權列入成本這一前景,已促使企業反思這一員工獎勵形式。還有,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IAS 39)對衍生品的衡量,將導致人們重新評估對沖政策。
就這些新規則堵住夸大盈利的漏洞而言,人們自然是歡迎的。但是,如果公平價值損益引起企業和投資者的條件反射,那么會計準則和財富創造之間可能就本末倒置了。
這是因為,對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給公司賬戶造成的影響,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給出了詳細的預測。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安盛(Axa)等公司較早給出了預測,然而由于它們準備充分,因此新準則對其影響微乎其微,這不能代表人們將要面臨的情況。
1月1日起實行
隨著7000多家歐洲上市公司今年發布財務報告,將很可能出現延誤、困惑和沖擊。從今年1月1日起,這些企業必須采用這套準則。
新準則的目的聽起來直截了當,即“提供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信息”,以幫助“各群體的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投資者被視為決定性使用者(defining user):如果他們能獲取充足的信息,其他人也應能獲取充足的信息。
那么,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披露的新信息將會怎樣影響公司的財務報表呢?
損益表
以損益表為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歐洲估值和會計小組聯合負責人讓諾•;布郎謝(Jeannot Blanchet)解釋道,雖然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并非十分具有規定性,但經營收入成為“一個包含更多內容的數字”將是趨勢。
首先,損益表將必須為股票期權新設費用項。但即使是傳統上被視作特殊項目的數字,例如重組成本和資產交易損益,將逐漸被視為經營業績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這些數字將更好地反映年度期間的實際情況。但利潤表最大的變革將是納入未曾被交易的資產和負債(如衍生品)“公平價值”的變動。這模糊了經營業績和資產負債表變動之間的差別。
公平價值
公平價值嘗試為資產和負債提供當前估值,或市場估值。公平價值利用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評價,并基于未來現金流的預測,被視為比歷史成本更具相關性。
但這種方法頗具爭議。和歷史成本不同,人們對公平價值衡量的可靠性存在疑問。比如,如果沒有一個現成的資產或負債市場,那么使用估值模型時,就肯定存在主觀的、因而可人為操縱的因素。自從股市泡沫破滅以來,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股市泡沫打擊了高效率市場信念,并導致人們擔心,按市場行情計算價值放大了市場的波動性。
公平價值損益
最重要的是,將未實現的公平價值損益插入損益表作為“利潤”的一部分,還未被眾多公司和賬目使用者接受。這導致企業等更傾向于使用調整后的盈利數。投資者和職業分析師將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的新信息輸入他們的模型,用來預測公司業績,并為其估值。
而包括監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在內的其他各方則把賬目當作理解一家公司的出發點,并且他們會以準則設計者未曾預料到的方法使用這些新信息。
會計準則與公司法
凡妮莎•;納普(Vanessa Knapp)是倫敦富而德律師事務所(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的合伙人,也是英國律師會公司法委員會(Law Society Company Law Committee)主席。她表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公司法之間的相互作用,未能在籌備階段得到充分考慮。
以分紅派息為例。歐洲公司法規定,紅利必須從可分配儲備金中支付。這些儲備金可能被巨大的“賬面”虧空掏空,如養老金方面的赤字。納普女士提倡,以償付能力測試作為紅利發放的門檻限度,要比可分配儲備金更好。
銀行監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審慎地”觀察公司財務的健康狀況,詢問存款人的錢是否安全,或者公司是否會償還債務。它們不太擔心公司市值的瘋狂波動。但它們不能忽視可根據新準則獲得的另外一些附加信息。正因為這一原因,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就新準則對銀行監管資本可能產生的沖擊發表了聲明。
與此同時,稅務機關則總是對盈利能力方面的任何新動態抱有興趣。在英國,稅務賬戶越來越多地靠攏已公布賬戶,承認資產價值的賬面收益,可能導致額外的實際現金稅負。
對公司行為的影響
此類后果可以減輕,但新準則對公司行為的影響可能比較持久。英國財務準則第17號公告(FRS 17)是英國的養老金標準,與國際版本類似。這一標準已導致企業終止傳統的退休金計劃,因為它使企業認識到,它們潛在的債務規模很大。被迫將股票期權列入成本這一前景,已促使企業反思這一員工獎勵形式。還有,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IAS 39)對衍生品的衡量,將導致人們重新評估對沖政策。
就這些新規則堵住夸大盈利的漏洞而言,人們自然是歡迎的。但是,如果公平價值損益引起企業和投資者的條件反射,那么會計準則和財富創造之間可能就本末倒置了。
上一篇: 北京地區擬公布會計所、評估所收入排行
下一篇: IAS39問題上 IASB處境尷尬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