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位一體”加強廉政建設思路
編者按:為了進一步加大對廉政建設和反腐治腐的宣傳力度,我們與上海市紀委宣教室合作開辦《筆談廉政之路》專欄,初定每月一期。這個欄目將刊登專家學者和工作在反腐治腐第一線的同志的專論,既有側重理論的探討,也有實際工作的體會。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注重從體制、機制、制度“三位一體”的結合上加強廉政建設,積極主動地將行政監察的視界和具體職能“關口前移”,規范在前,預防在先,從制度上和思想道德上努力構筑反腐治腐的兩道防線,取得明顯效果。
1993年以來,上海圍繞源頭治理,制定相關制度的規范性文件140余件,從制度上堵住滋生腐敗的“漏洞”、以權謀私的“空隙”,割斷權錢交易的“臍帶”,保證權力沿著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運行。
教育制度:構筑領導干部思想防線
1993年以來,上海市委、市政府每年組織2次局以上領導干部的廉政教育。全市性的廉政教育包括各區縣和各委辦局的廉政教育已形成制度。同時,還建立了每年組織一次的、全市性廉政主題教育活動的制度;談話告誡制度,對群眾舉報查實確屬一般作風問題的干部進行談話告誡。增強了干部的自律自控能力,為反腐倡廉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和法紀基礎,為源頭治腐構筑了一道堅實的思想防線。
自律性規范:嚴分公權與私利
腐敗現象的本質是以公權謀私利,只有從公共權力與私人謀利之間劃清明確界限,才能讓公私“涇渭分明”。對此,上海市各級行政監察機關積極協助政府和行政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對干部經商,個人投資,兼職以及干部配偶、子女經商、從業進行限制,對干部的職務消費制訂標準,對其生活待遇(尤其是住房福利)作出明確規定。對干部在各種活動中贈送與收受禮物、禮金、禮券作出規定,對公務宴請等行為嚴加限制。
監控機制:制衡行政決策權
決策權是權力行使的關鍵,要使權力不腐敗、不失控,必須從權力運行流程的源頭抓起。為此,上海市對重大事項決策權的決策程序、決策原則、決策監控等均制定了相關制度。如針對土地批租、工程承包發包、房地產開發交易等三個領域違紀違法日漸增多的情況,發布專門規定,明確其決策規則和行為規范。針對前些年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的現象,出臺了《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損失責任人處理辦法》。這些制度健全了企業內部的決策程序,強化了內外監督,使這些領域違紀違法高發多發勢頭得到控制。
政務公開:制約監督行政權力
上海早在1988年就開始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即“公開辦事原則和辦事結果、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在多年實踐基礎上,市監察委員會1998年又擬訂實行政務公開制度的決定,創設“一、二、三”制度,即“由一個窗口對外統一受理有關事務;當事人上門辦事最多兩次就必須受理完畢;行政程序和經營服務過程在人員、場地、程序上三分離”。目前該市所有適宜政務公開的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直至基層站、所、隊等全部實行了政務公開,并延伸到村委會,水、煤、電、郵、電信等公用事業。全市各級法院、檢察院等司法機關也實行了法務公開、檢務公開。
去年,上海市又制訂了關于深化政務公開,推行行政檢查、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的告知制度。這樣,從行政許可到行政管理,從依法行政到依法執法,都處于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相對人的監督中,可以避免許多行政不作為或行政侵權以及其他腐敗現象的產生。
市場監管機制:規范市場行為
市場是“看不見的手”,政府行為是“看得見的手”,在一個剛剛構建市場經濟或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的社會里,在政府監管市場秩序的過程中,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極易營私舞弊、進行權錢交易。根據上海市實際情況,市監察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著重抓了股票證券市場、建筑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和土地經營權市場四個市場的制度建設。
財政監管機制:改革財會和采購制度
為了堵住財會漏洞,上海主要從三個領域進行財會制度的改革。一、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建立起鄉鎮企業會計委派制,而后又試行聯村記賬、村賬鄉管、委派會計的做法,初步形成了鄉、村兩級的財務監管制度。二、在行政執法機關的收支監管方面,制定了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三、在政府采購方面,市政府于1999年制定了《上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法》,設立了采購委員會及采購辦公室,有效減少了高價采購拿回扣和暗箱操作的腐敗機會。
(課題組成員:尤俊義(執筆) 史濟才 吳鰲陀 周關東 唐茂林 朱德崇 陳士豪)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注重從體制、機制、制度“三位一體”的結合上加強廉政建設,積極主動地將行政監察的視界和具體職能“關口前移”,規范在前,預防在先,從制度上和思想道德上努力構筑反腐治腐的兩道防線,取得明顯效果。
1993年以來,上海圍繞源頭治理,制定相關制度的規范性文件140余件,從制度上堵住滋生腐敗的“漏洞”、以權謀私的“空隙”,割斷權錢交易的“臍帶”,保證權力沿著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運行。
教育制度:構筑領導干部思想防線
1993年以來,上海市委、市政府每年組織2次局以上領導干部的廉政教育。全市性的廉政教育包括各區縣和各委辦局的廉政教育已形成制度。同時,還建立了每年組織一次的、全市性廉政主題教育活動的制度;談話告誡制度,對群眾舉報查實確屬一般作風問題的干部進行談話告誡。增強了干部的自律自控能力,為反腐倡廉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和法紀基礎,為源頭治腐構筑了一道堅實的思想防線。
自律性規范:嚴分公權與私利
腐敗現象的本質是以公權謀私利,只有從公共權力與私人謀利之間劃清明確界限,才能讓公私“涇渭分明”。對此,上海市各級行政監察機關積極協助政府和行政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對干部經商,個人投資,兼職以及干部配偶、子女經商、從業進行限制,對干部的職務消費制訂標準,對其生活待遇(尤其是住房福利)作出明確規定。對干部在各種活動中贈送與收受禮物、禮金、禮券作出規定,對公務宴請等行為嚴加限制。
監控機制:制衡行政決策權
決策權是權力行使的關鍵,要使權力不腐敗、不失控,必須從權力運行流程的源頭抓起。為此,上海市對重大事項決策權的決策程序、決策原則、決策監控等均制定了相關制度。如針對土地批租、工程承包發包、房地產開發交易等三個領域違紀違法日漸增多的情況,發布專門規定,明確其決策規則和行為規范。針對前些年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的現象,出臺了《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損失責任人處理辦法》。這些制度健全了企業內部的決策程序,強化了內外監督,使這些領域違紀違法高發多發勢頭得到控制。
政務公開:制約監督行政權力
上海早在1988年就開始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即“公開辦事原則和辦事結果、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在多年實踐基礎上,市監察委員會1998年又擬訂實行政務公開制度的決定,創設“一、二、三”制度,即“由一個窗口對外統一受理有關事務;當事人上門辦事最多兩次就必須受理完畢;行政程序和經營服務過程在人員、場地、程序上三分離”。目前該市所有適宜政務公開的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直至基層站、所、隊等全部實行了政務公開,并延伸到村委會,水、煤、電、郵、電信等公用事業。全市各級法院、檢察院等司法機關也實行了法務公開、檢務公開。
去年,上海市又制訂了關于深化政務公開,推行行政檢查、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的告知制度。這樣,從行政許可到行政管理,從依法行政到依法執法,都處于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相對人的監督中,可以避免許多行政不作為或行政侵權以及其他腐敗現象的產生。
市場監管機制:規范市場行為
市場是“看不見的手”,政府行為是“看得見的手”,在一個剛剛構建市場經濟或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的社會里,在政府監管市場秩序的過程中,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極易營私舞弊、進行權錢交易。根據上海市實際情況,市監察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著重抓了股票證券市場、建筑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和土地經營權市場四個市場的制度建設。
財政監管機制:改革財會和采購制度
為了堵住財會漏洞,上海主要從三個領域進行財會制度的改革。一、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建立起鄉鎮企業會計委派制,而后又試行聯村記賬、村賬鄉管、委派會計的做法,初步形成了鄉、村兩級的財務監管制度。二、在行政執法機關的收支監管方面,制定了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三、在政府采購方面,市政府于1999年制定了《上海市政府采購管理辦法》,設立了采購委員會及采購辦公室,有效減少了高價采購拿回扣和暗箱操作的腐敗機會。
(課題組成員:尤俊義(執筆) 史濟才 吳鰲陀 周關東 唐茂林 朱德崇 陳士豪)
上一篇: 美審計方法難以發現公司高層“粉飾賬目”
下一篇: 美證管會宣布對必治妥施貴寶展開調查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