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呼喚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從事各種特定的職業活動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總和。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分工的出現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同職業聯系在一起的。職業道德來源于職業實踐,會計也如此。會計職業道德作為社會道德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完善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方面,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順利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要前提。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修養和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會計是誠信行業。如果會計失之誠信,弄虛作假,欺詐舞弊,會計關系得以存在的基礎就會隨之崩塌,會計業的生命力也就隨之完結。會計工作處于各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前沿,會計人員身處財經大權的關鍵地位,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愈來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所暴露的一系列會計舞弊欺詐案件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審計失敗的案例,使會計業的公信力受到嚴峻挑戰,對會計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2001年12月12日財政部發布的對部門行業2000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抽查公告中指出,假憑證、假賬、假審計、假評估等“五假”問題不容忽視,其中資產不實比例在1%以上和利潤不實比例在10%以上的單位分別占被抽查單位的50%和57%,部分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仍很嚴重。一些單位為了達到扭虧為盈、享受“債轉股”優惠政策、小集團利益、包裝上市、領導人出政績等目的,隨意調整報表合并范圍,巨額潛虧掛賬,人為調節利潤。此外,“中農信”倒閉、株州“有色”巨虧,上市公司丑聞(如瓊民源事件、紅光實業事件、東方鍋爐事件、大慶聯誼事件、渝太白事件、銀廣廈事件等)、中創集團和海南發展銀行被接管,“廣國投”關閉等一些事件相繼發生,令人觸目驚心,令人深思,發人深省。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不全、執法不嚴,無法約束人們的不良行為,而根本原因在于人們的道德標準下滑,真假、善惡、美丑、是非界限模糊,無法抑制人們的不良心欲,進而導致不道德行為。會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或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價值觀念發生偏差,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制假,是產生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規范會計工作秩序,重塑會計公信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加強督促檢查和行業自律,使“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職業要求變成廣大會計人員的自覺行動,使之在各自工作的崗位上恪盡職守,誠信為上,共同構筑會計業誠信“長城”。
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管理、崇尚倫理道德”是一種新趨勢。在會計活動中,重視會計倫理道德建設成為必然。否則,市場經濟就會在不公平競爭中迷失方向,演變成“虛假欺詐經濟”。因此,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展與之相適應、相配套的現代會計倫理道德教育顯得尤其重要,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是社會公眾的共同愿望,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呼喚,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會計是誠信行業。如果會計失之誠信,弄虛作假,欺詐舞弊,會計關系得以存在的基礎就會隨之崩塌,會計業的生命力也就隨之完結。會計工作處于各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前沿,會計人員身處財經大權的關鍵地位,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愈來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所暴露的一系列會計舞弊欺詐案件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審計失敗的案例,使會計業的公信力受到嚴峻挑戰,對會計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2001年12月12日財政部發布的對部門行業2000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抽查公告中指出,假憑證、假賬、假審計、假評估等“五假”問題不容忽視,其中資產不實比例在1%以上和利潤不實比例在10%以上的單位分別占被抽查單位的50%和57%,部分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仍很嚴重。一些單位為了達到扭虧為盈、享受“債轉股”優惠政策、小集團利益、包裝上市、領導人出政績等目的,隨意調整報表合并范圍,巨額潛虧掛賬,人為調節利潤。此外,“中農信”倒閉、株州“有色”巨虧,上市公司丑聞(如瓊民源事件、紅光實業事件、東方鍋爐事件、大慶聯誼事件、渝太白事件、銀廣廈事件等)、中創集團和海南發展銀行被接管,“廣國投”關閉等一些事件相繼發生,令人觸目驚心,令人深思,發人深省。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不全、執法不嚴,無法約束人們的不良行為,而根本原因在于人們的道德標準下滑,真假、善惡、美丑、是非界限模糊,無法抑制人們的不良心欲,進而導致不道德行為。會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或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價值觀念發生偏差,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制假,是產生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規范會計工作秩序,重塑會計公信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加強督促檢查和行業自律,使“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職業要求變成廣大會計人員的自覺行動,使之在各自工作的崗位上恪盡職守,誠信為上,共同構筑會計業誠信“長城”。
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管理、崇尚倫理道德”是一種新趨勢。在會計活動中,重視會計倫理道德建設成為必然。否則,市場經濟就會在不公平競爭中迷失方向,演變成“虛假欺詐經濟”。因此,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展與之相適應、相配套的現代會計倫理道德教育顯得尤其重要,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是社會公眾的共同愿望,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呼喚,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上一篇: 一分鐘財務管理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