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分析報告
上海證券報、北部資產公司聯合推出
A股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績效分析
BBA禾銀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對上市公司各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采用BBA定量指標評價標準,進行綜合分類匯總后計算出單方面的績效分數和總績效分數的一種綜合評價體系。
(一)總體償債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償債能力稍有下降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關鍵。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償債能力綜合分數為38.91,較2002年下降1.81%,償債能力稍有下降,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以及資本結構的管理方面基本維持在原來的水平。在償債能力中,現金流入負債比和速動比率的變動,是引起償債能力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清償能力優秀排名
(二)總體盈利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企業的經營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業經營業務創造利潤的能力。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綜合分數為66.98,較上年同期提高3.84%,說明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處于穩定發展階段,在優化產品結構和控制成本與費用方面取得了成績,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獲得穩定提高,提請投資者予以關注。在盈利能力中,凈資產收益率和營業利潤率的變動,是引起盈利能力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優秀排名
(三)總體經營效率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經營效率基本未變
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是判斷企業能否創造更多利潤的一種手段,如果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效率不高,則高利潤狀態是難以持久的。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經營效率綜合分數為42.06,較2002年提高8.99%,說明經營效率處于緩慢提高階段,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在市場開拓與提高資產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在經營效率中,應收帳款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變動,是引起經營效率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經營效率優秀排名
(四)總體增長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增長能力快速提高
通過對企業的增長能力分析我們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的趨勢。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增長能力綜合分數為57.79,較2002年提高17.00%,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增長能力處于穩定展階段,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在擴大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以及增加資產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在增長能力中,凈利潤增長率和流動資產增長率的變動,是引起增長率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增長能力優秀排名
(五)總體投資者獲利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投資者獲利能力略有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投資者獲利能力綜合分數為40.45,較2002年下降2.18%,說明股票投資者的獲利能力處于萎縮階段,上市公司在提高每股收益和優化股利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作為一般,股票投資者的獲利能力較上期有所降低,提請分析者予以警惕。股票投資者的獲利能力的降低,對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企業形象、股東投資信心以及既定戰略方針的執行等多方面會產生影響。
3、A股上市公司投資者獲利能力優秀排名
A股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
BBA風險過濾器——根據BBA風險過濾器的"病毒"模型和用戶自建的"病毒"模型,利用財務指標體系的指標進行綜合搭配的處理,使之找出符合病毒特征的上市公司,從而有效地對財務風險進行過濾。
BBA財務風險分類評價體系——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方面的各項指標數據進行量化后,反映上市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隱患大小及緊迫程度,從而對上市公司的潛在風險進行有效揭示。
(一)整體財務風險過濾
1、財務風險過濾體系
BBA風險過濾器——根據BBA風險過濾器的"病毒"模型和用戶自建的"病毒"模型,利用財務指標體系的指標進行綜合搭配的處理,使之找出符合病毒特征的上市公司,從而有效地對財務風險進行過濾。
財務風險過濾器系統能夠為分析者提供快速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判斷企業粉飾報表的可能性和資產質量惡化情況的便利途徑,警示投資者進一步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和規避風險。
2、分析數據統計
3、粉飾報表的現象有所增加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整體財務風險過濾結果為:利潤操縱可疑型1家與2002年持平,短期變現能力較弱型14家與2002年持平,粉飾報表可疑Ⅰ型8家比2002年減少5家,粉飾報表可疑Ⅱ型16家比2002年多出4家,粉飾報表可疑Ⅲ型12家比2002年多出3家,表明2003年上市公司粉飾報表的現象比2002年有所增加。
(二)財務風險分類評價
1、財務風險分類體系
BBA財務風險分類評價體系——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方面的各項指標數據進行量化后,分成"高風險類、次高風險類、關注類和正常類"四種類型,反映上市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隱患大小及緊迫程度,從而對上市公司的潛在風險進行有效揭示。
2、分析數據統計(見右表)
3、財務風險分類結果分析
總體來說,2003年主要財務風險分類結果顯示,各指標的"高風險"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增加133家;各指標的"次高風險"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增加218家;各指標的"關注"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增加117家;各指標的"正常"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減少91家。說明雖然2003年上市公司財務整體情況有所好轉,但是財務指標有風險警示的公司數量卻有所上升。
現金流量分析
(一)分析數據統計
(二)現金流量總體評述
1、現金流量結構分析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46億元,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922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305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29億元。這表明2003年中投資擴大再生產熱情高漲,將經營現金凈額全部投入了固定資產中。在現金流入方面,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所占比例分別是69%、3%、28%,可以看出現金增加主要依賴正常的業務經營,而投資所得現金流入微乎其微;同時,經營與籌資的對比約為2:1,一方面是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體現,另一方面表明由于擴大投資造成的資金缺口需要通過籌資來彌補。在現金流出方面,三者比例是63%、10%、27%,比較現金流入明顯看出向投資活動傾斜,與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相一致。
2、現金流動性略有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流入負債比為0.16,較2002年有所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流動性有所減弱,現金支付能力有所下降,債權人權益的現金保障程度小幅降低。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為8.09%,較2002年小幅下降,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將全部資產以現金形式收回的能力與2002年相比有所減弱。
3、獲取現金能力略有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銷售現金比率為11.84,較2002年小幅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獲取現金能力有所降低,收益的實現程度不如2002年。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為0.47元,與2002年略有提高,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資產現金含量變化不大。
4、財務彈性小幅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滿足投資比率為0.48,較2002年有所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財務彈性逐步縮小。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股利保障倍數為2.99,較2002年略有提高,說明股利支付能力逐漸增強,財務彈性的小幅下降使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小幅上升,現金流量對股利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所提高。
5、現金營運風險略有增加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營運指數為1,較2002年小幅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回收質量有所下降,停留在實物或債權形態的收益比重小幅上升,增加了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營運風險。但是,由于現金營運指數絕對值較高,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營運風險并不是很高。
審計報告結論統計
(一)分析數據統計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大幅提高
2003年上市公司財務審計報告結論統計結果顯示,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解釋無保留"、"解釋有保留"、"拒絕表示意見"的財務報表審計意見與2002年相比都有較大幅度的減少,說明2003年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大幅提高。
A股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績效分析
BBA禾銀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對上市公司各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采用BBA定量指標評價標準,進行綜合分類匯總后計算出單方面的績效分數和總績效分數的一種綜合評價體系。
(一)總體償債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償債能力稍有下降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關鍵。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償債能力綜合分數為38.91,較2002年下降1.81%,償債能力稍有下降,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以及資本結構的管理方面基本維持在原來的水平。在償債能力中,現金流入負債比和速動比率的變動,是引起償債能力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清償能力優秀排名
(二)總體盈利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企業的經營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業經營業務創造利潤的能力。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綜合分數為66.98,較上年同期提高3.84%,說明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處于穩定發展階段,在優化產品結構和控制成本與費用方面取得了成績,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獲得穩定提高,提請投資者予以關注。在盈利能力中,凈資產收益率和營業利潤率的變動,是引起盈利能力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優秀排名
(三)總體經營效率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經營效率基本未變
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是判斷企業能否創造更多利潤的一種手段,如果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效率不高,則高利潤狀態是難以持久的。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經營效率綜合分數為42.06,較2002年提高8.99%,說明經營效率處于緩慢提高階段,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在市場開拓與提高資產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在經營效率中,應收帳款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變動,是引起經營效率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經營效率優秀排名
(四)總體增長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增長能力快速提高
通過對企業的增長能力分析我們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的趨勢。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增長能力綜合分數為57.79,較2002年提高17.00%,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增長能力處于穩定展階段,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在擴大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以及增加資產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在增長能力中,凈利潤增長率和流動資產增長率的變動,是引起增長率變化的主要指標。
3、A股上市公司增長能力優秀排名
(五)總體投資者獲利能力分析
1、分析數據統計
2、總體投資者獲利能力略有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投資者獲利能力綜合分數為40.45,較2002年下降2.18%,說明股票投資者的獲利能力處于萎縮階段,上市公司在提高每股收益和優化股利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作為一般,股票投資者的獲利能力較上期有所降低,提請分析者予以警惕。股票投資者的獲利能力的降低,對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企業形象、股東投資信心以及既定戰略方針的執行等多方面會產生影響。
3、A股上市公司投資者獲利能力優秀排名
A股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
BBA風險過濾器——根據BBA風險過濾器的"病毒"模型和用戶自建的"病毒"模型,利用財務指標體系的指標進行綜合搭配的處理,使之找出符合病毒特征的上市公司,從而有效地對財務風險進行過濾。
BBA財務風險分類評價體系——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方面的各項指標數據進行量化后,反映上市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隱患大小及緊迫程度,從而對上市公司的潛在風險進行有效揭示。
(一)整體財務風險過濾
1、財務風險過濾體系
BBA風險過濾器——根據BBA風險過濾器的"病毒"模型和用戶自建的"病毒"模型,利用財務指標體系的指標進行綜合搭配的處理,使之找出符合病毒特征的上市公司,從而有效地對財務風險進行過濾。
財務風險過濾器系統能夠為分析者提供快速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判斷企業粉飾報表的可能性和資產質量惡化情況的便利途徑,警示投資者進一步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和規避風險。
2、分析數據統計
3、粉飾報表的現象有所增加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整體財務風險過濾結果為:利潤操縱可疑型1家與2002年持平,短期變現能力較弱型14家與2002年持平,粉飾報表可疑Ⅰ型8家比2002年減少5家,粉飾報表可疑Ⅱ型16家比2002年多出4家,粉飾報表可疑Ⅲ型12家比2002年多出3家,表明2003年上市公司粉飾報表的現象比2002年有所增加。
(二)財務風險分類評價
1、財務風險分類體系
BBA財務風險分類評價體系——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方面的各項指標數據進行量化后,分成"高風險類、次高風險類、關注類和正常類"四種類型,反映上市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隱患大小及緊迫程度,從而對上市公司的潛在風險進行有效揭示。
2、分析數據統計(見右表)
3、財務風險分類結果分析
總體來說,2003年主要財務風險分類結果顯示,各指標的"高風險"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增加133家;各指標的"次高風險"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增加218家;各指標的"關注"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增加117家;各指標的"正常"公司數量與2002年相比,減少91家。說明雖然2003年上市公司財務整體情況有所好轉,但是財務指標有風險警示的公司數量卻有所上升。
現金流量分析
(一)分析數據統計
(二)現金流量總體評述
1、現金流量結構分析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46億元,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922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305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29億元。這表明2003年中投資擴大再生產熱情高漲,將經營現金凈額全部投入了固定資產中。在現金流入方面,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所占比例分別是69%、3%、28%,可以看出現金增加主要依賴正常的業務經營,而投資所得現金流入微乎其微;同時,經營與籌資的對比約為2:1,一方面是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體現,另一方面表明由于擴大投資造成的資金缺口需要通過籌資來彌補。在現金流出方面,三者比例是63%、10%、27%,比較現金流入明顯看出向投資活動傾斜,與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相一致。
2、現金流動性略有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流入負債比為0.16,較2002年有所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流動性有所減弱,現金支付能力有所下降,債權人權益的現金保障程度小幅降低。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為8.09%,較2002年小幅下降,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將全部資產以現金形式收回的能力與2002年相比有所減弱。
3、獲取現金能力略有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銷售現金比率為11.84,較2002年小幅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獲取現金能力有所降低,收益的實現程度不如2002年。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為0.47元,與2002年略有提高,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資產現金含量變化不大。
4、財務彈性小幅下降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滿足投資比率為0.48,較2002年有所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財務彈性逐步縮小。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股利保障倍數為2.99,較2002年略有提高,說明股利支付能力逐漸增強,財務彈性的小幅下降使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小幅上升,現金流量對股利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所提高。
5、現金營運風險略有增加
2003年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營運指數為1,較2002年小幅降低,說明兩市A股上市公司現金回收質量有所下降,停留在實物或債權形態的收益比重小幅上升,增加了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營運風險。但是,由于現金營運指數絕對值較高,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營運風險并不是很高。
審計報告結論統計
(一)分析數據統計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大幅提高
2003年上市公司財務審計報告結論統計結果顯示,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解釋無保留"、"解釋有保留"、"拒絕表示意見"的財務報表審計意見與2002年相比都有較大幅度的減少,說明2003年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大幅提高。
上一篇: 會計界認識被夸大 經營現金流虛胖
下一篇: 保薦制度今起全面實施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