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收緊房地產信貸 貨幣政策嚴防金融風險
5月24日下午,銀監會在北京召開“主要商業銀行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對工、農、中、建、交等五大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實施窗口指導。此次規格頗高的會議,旨在進一步貫徹17日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六條意見(即“國六條”)。
銀監會利用信貸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圖片:搜狐財經)
會上,劉明康向大家通報和分析了近期國內經濟金融方面的新情況,重點之一就是商業銀行如何有效控制房地產貸款,并對商業銀行的主要指標進行嚴格控制,借助“指標監管”,限制信貸特別是房地產貸款過快增長。資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不良貸款余額必須呈持續下降的狀態,撥備覆蓋率不能低于70%,不良貸款和五級分類準確率的偏離度應在可允許的范圍內。
根據資料顯示,進入2006年,房地產市場依然表現出相當火熱的態勢,前四個月,人民幣各項貸款飛速增長,其中4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3172億元,同比多增1750億元,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最突出的是房地產業,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2%,其中增速超過30%以上的城市有12個;最熱的北京、環渤海和珠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房價,有些漲幅超過10%。數據表明,我國房地產市場依然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從2003年底到現在,房地產市場投資多次反復,過熱的狀態依然需要長期關注。
房地產市場是風險較大的市場,也容易積聚風險,形成泡沫,對宏觀經濟安全產生巨大威脅,泡沫一旦破裂,造成的后果將不堪設想。由于我國直接融資市場不發達,經濟發展過多倚賴銀行貸款的支撐,這一格局自80年代國有企業資金“撥改貸”改革即已形成,這不僅造成了銀行業的巨大風險,也造成了整個經濟的風險。尤其是房地產行業,70%以上的資金來源于銀行貸款,隱藏的風險不容忽視。而且房地產行業涉及到的相關上下游行業比較多,風險擴散范圍極廣,一定程度上講,房地產行業的穩定健康,決定了整個宏觀經濟的穩定與健康。
由于房地產行業的重要性,對其進行必要的調控有利于宏觀經濟的穩定。實踐證明,信貸政策和土地政策是相對有效的調控政策,出于市場化的選擇,信貸政策更受青睞,也比較有效。2003年底房地產行業表現出過熱苗頭時,央行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整體收緊信貸規模,并對房地產企業貸款條件把自由資金比例從20%提高到40%,有效的壓制了過熱的增長態勢。經過90年代以后政策的實踐和經濟市場化發展,信貸政策的發揮渠道逐漸成熟,規模管理和利率管理經驗相對成熟,我國信貸政策的調控作用越來越明顯。
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調控要注意信貸政策的調控環節,重要的是要控制啟動資金的控制,尤其是按照“國六條”的精神,適當支持經濟適用房,普通住房的信貸供給,嚴格調控豪華住宅的信貸供給;另外要保證房地產企業后續資金的連續性,保證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在取得資金的資格條件方面,信貸條件應該進一步提高,一方面提高房地產企業自由資金的比例,另一方面控制房地產行業整體貸款占貸款總額的比例,控制房地產企業流動資金和工程資金的比例問題;在實行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的情況下,實行貸款規模比例管理,這比較適合我國的實際,也能比較有效的發揮作用。
只要我們管理好信貸的閘門,房地產行業就能夠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健康發展,從而保證宏觀經濟的穩定。
上一篇: 財政部專家:不能輕言取消利息稅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