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稅收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稅收與社會和諧統一。稅收具有很強的社會屬性。稅收的社會屬性要求稅務機關要正確把握好稅收與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在稅制設計、稅收管理、組織收入和執行政策等各項工作中充分體現“五個統籌”的要求。當前,重點要繼續深化稅制改革,使稅制與五個統籌相適應;切實優化稅收管理,使管理與“五個統籌”相匹配;認真落實稅收政策,使稅收更好地為“五個統籌”的大局服務。
稅源與稅收協調發展。科學、有效的稅收政策和管理,對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乘數效應。這就要求稅務機關必須始終堅持從經濟到稅收的指導思想,既要善于從經濟的視角研究稅收,建立科學、穩定的收入保障機制,不斷提高稅收占GDP的比重,使稅收收入的規模、速度、結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又要注重從稅收的角度研究經濟,充分發揮稅收的調控職能,引導市場主體合理配置生產資源,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執法與服務有機融合。嚴格、規范的稅收執法,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創造公平、公正的稅收法治環境,其本身就是高層次的服務。優質的稅收服務,也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改善稅收法治環境,促進稅收執法質量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我們要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優化服務的關系,全面建設服務型稅務機關,努力提高為納稅人服務的層次和水平,實現執法與服務的有機融合。
治稅與治隊同步推進。依法治稅是稅收工作的基礎和靈魂,從嚴治隊是稅收事業發展的根本和前提。稅務機關要堅持依法治稅與從嚴治隊的統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治稅必治隊,治隊必從嚴”的方針,堅持兩手抓,做到兩手硬;堅持以治隊促治稅,以治稅促勤廉,促進依法治稅水平與干部素質的同步提高,實現治稅與治隊同步推進。
征稅與納稅良性互動。稅務機關在稅收征納活動中,一方面要堅持依法行政,保證稅收執法的公平與公正,取信于納稅人。另一方面,要廣泛開展稅收宣傳,著力優化稅收服務,還權于納稅人。在高效、文明的服務中充分維護納稅人的權利和尊嚴,進而增強稅收征納之間的信任度和認同感,逐步構建一個互信、平等、融洽、和諧的新型稅收征納關系,實現稅收征納良性互動。
以科學的稅收發展觀指導實踐,必須堅持“四個優先”
發展優先。稅務機關要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發揮稅收的聚財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一個穩固、平衡、強大的財政環境;發揮稅收的調控職能,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一個靈活、高效的政策環境;發揮稅收的監督職能,為納稅人營造一個公平與效率的法治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效率優先。稅務機關要把提高稅收管理質量與效率作為稅收管理的主攻方向,強化稅收成本觀念和效率觀念,積極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要廣泛應用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加快稅收管理現代化建設步伐,改進稅收管理手段,降低稅收征納成本,力求用較少的花費、較短的時間,取得稅收的最大效益。
納稅人優先。稅務機關要牢固樹立以納稅人為本、以納稅人為主體的觀念,全面建設服務型稅務機關。在治稅理念上將工作的主導方向由滿足自身的征稅需求為主轉向以服務納稅人的納稅需求為主,把尊重納稅人、服務納稅人、方便納稅人作為稅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著力點,在制定稅收制度、設置管理流程和提供納稅申報方式等方面,都要設身處地地為納稅人著想,各項工作既要有利于管理,又要盡可能地方便納稅人,切實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人才優先。稅務機關要大力實施人才強稅戰略,把培養高素質人才放在國稅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才為先的觀念,堅持不拘一格,選賢任能,不斷優化人才資源配置,營造一個有利于人才成長、鼓勵人才干事、支持人才創業的良好環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創造性地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稅收發展觀
全面履行職能,實踐稅收發展的宗旨。國稅機關要加快推進由行政執法機關向公共服務機關的轉軌變型,發揮好公共服務、管理監督和社會管理的職能作用。一是要建設服務型稅務機關。遵循“繁中求簡,簡中求優,優中求強”的管理服務理念,完善“一窗式”服務,推行“一站式”辦稅,實行“一戶式”管理,倡導“一次式”稽查,力爭“一網式”完成,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節省的稅收服務。二是要加強管理和監督。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對市場主體及其納稅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堅決打擊各種涉稅違法犯罪活動,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促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形成。三是要推進稅收社會化管理。依法支持和規范稅務代理的發展,充分利用社會信息,借助社會各界力量,建立健全協稅護稅網絡,完善稅收司法保障,提高稅收管理效率。
堅持質量興稅,豐富稅收發展的內涵。要優化經濟稅源結構,培植一個結構優化、雄厚穩固的稅源基礎,實現經濟稅收良性增長;要跳出就收入抓收入的圈子,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提高稅收征管質量上,堵塞漏洞,遏制欠稅,挖掘潛力;要發揮稅收調節經濟運行和參與收入分配的職能作用,服務“五個統籌”的大局,增強稅收的社會效益。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積極落實農村稅費改革舉措,穩步推進城鄉稅制統一,認真貫徹各項涉農稅收優惠政策。按照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貫徹執行所得稅分享體制改革等調整分配格局的措施,落實支持西部大開發等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生產力布局的合理調整,推動地區協調發展。按照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要求,認真落實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推動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和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吸引外商投資等稅收優惠政策,逐步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實行國民待遇,營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深化稅收改革,增強稅收發展的動力。要深化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崗責體系和協調高效的征管運行機制。要積極探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在人事管理上,引進競爭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領導競爭上崗、一般干部雙向選擇、工勤人員競爭聘用制度,合理配置各環節、各崗位的人員,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激發廣大干部愛崗敬業、積極進取的工作熱情。在勞動分配管理上,探索推行能級管理機制,適當拉開收入分配檔次,調動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做好“兩基”工作,打牢稅收發展的根基。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克服短期行為,切實抓好基層建設和管理基礎工作,要圍繞基層抓基礎,圍繞基礎建機制,通過建設數字基層,創造優越的管理條件;通過建設規范基層,形成優良的管理秩序;通過建設效能基層,爭創優質的工作績效;通過建設陽光基層,樹立良好的國稅形象;通過建設文明基層,打造優良的國稅隊伍,努力把基層國稅單位建設成為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范的堅強集體。
依托稅收信息化,提升稅收征管水平。要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重點是要進一步提升CTAIS運行質量,推廣應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網上認證系統,加快推行電子辦稅、個體戶電子定稅和稅收監控系統,促進稅收管理與服務效率不斷提高。
相關熱詞: 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