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某縣地方稅務局推行“納稅服務稅情日記”活動之后,行業作風為之一新,得到了納稅人的普遍贊許。每天記一篇稅情日記就能讓行業作風為之一新,那究竟是什么樣的日記,比規章制度、甚至法律條文的作用還大?相信許多人都有這種疑惑。
在這里,筆者以為,
有些媒體選擇新聞的角度也可能出了點問題。或許該地地方稅務局的行業作風確實有了明顯好轉,但是起作用的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把功勞全部記在“日記”上肯定不客觀,因為大多數人,或者說,一個正常的、理性的人都不會這樣認為的———日記改變了作風。
這件事也告訴我們,有些新聞記者受利益等因素影響,完全不顧事實的性質,隨意扭曲角度,以致寫出的新聞讓公眾反感。新聞的角度反映了新聞的立意,反映了對事實的判斷。如果判斷的角度選擇的不合理,就可能發生扭曲、拔高或者是降低新聞事物的價值。這則新聞即是一例。
我們希望一些公眾服務部門的行風好轉起來,但是寄希望于神奇的日記之類,恐怕是沒有作用的。希望這樣的新聞以后少一點。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