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官員昨表示 海峽兩岸經貿協會已就有關技術問題向臺灣農業組織發出磋商邀請本報訊 昨天,國臺辦舉行了連宋大陸行后的首場例行記者會,有關官員在會上表示,實行進口零關稅的15種臺灣水果品種已經初步確定,并希望臺灣民間機構盡快訪問北京,就技術問題進行磋商。
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唐怡在記者會上介紹說,5月3日,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云林受權宣布,將檢驗檢疫準入的臺灣水果由12種擴大到18種,并將對10余種臺灣水果實行零關稅措施。
目前,大陸方面已對新增加的6種臺灣水果正式公告準入,對10余種臺灣水果實行零關稅已經做好了相關準備工作,并將對臺灣水果在大陸銷售涉及的通關、檢驗檢疫等實施便利措施。
他表示,關于臺灣農產品進口涉及到的技術性業務安排,可以由兩岸民間行業組織進行協商,達成共識,作出安排,各自確認。希望臺灣有關主管部門能以臺灣農民的利益為重,盡快同意由臺灣有代表性的農業組織,共同組團前來與我們就技術性問題進行磋商,達成共識,以早日惠及廣大臺灣農民。
唐怡同時表示,考慮到水果貿易的時效性,也希望能通過兩岸民間協商,實現兩岸農產品貿易的運輸直航。
商務部臺港澳司副司長唐煒介紹,商務部等部門經過認真的評估,初步確定實行進口零關稅的臺灣水果的品種有如下15種,分別是菠蘿、蕃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柚、棗、椰子、枇杷、梅、桃和柿子。
由于零關稅措施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技術問題,需要由兩岸雙方協商解決才能實施。唐煒昨天表示:“大陸方面受權的磋商機構,海峽兩岸經貿協會也借此機會向臺灣省農會、臺灣區農業合作社和青果合作社發出正式邀請,歡迎上述的民間機構能夠盡快組團訪問北京,就臺灣水果實行進口零關稅的技術問題進行磋商!
海關總署關稅司司長高融昆說,海關總署為臺灣零關稅水果和農產品的進口設定了通關的六大便利措施,包括開辟專門的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對臺灣水果實行提前報關,實施網上支付納稅等。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