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工作將在10月底結束,重點調查其總量規模、項目及行業分布等情況
新聞背景:
醞釀已久的全國范圍內進行減免稅普查工作于今年6月下旬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此次減免稅大普查計劃于10月結束。業內人士認為,歷次稅制改革前夕,稅務部門都會做稅收優惠方面的數據收集和調研。此次全國性大規模的普查是否隱喻著稅改的前兆尚不可知,但其將會對今后完善減免稅政策以及相關稅制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遼寧到底減少了多少稅收?很難說清。這些稅收優惠到底取得了多少政策效益?也說不清。”昨日,遼寧省國稅局的一位官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連稅務部門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數據可以對減免稅的具體情況加以說明。
減免稅稅出多門
“每個月都要往新民跑個四五次,這會計工作也蠻辛苦的。”昨日,在沈陽某公司當會計的王小姐笑著對記者說。王小姐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公司在和平區辦公,但為了享受到更優惠的稅收待遇,就在新民開發區辦理了注冊和稅務登記。每逢月初,她都要專程趕往新民報稅,另外每次公司需要開具稅票,她也得趕往新民辦理。
據了解,像王小姐所在公司這樣選擇異地注冊的企業在沈陽能有數百家之多。選擇異地注冊的公司,主要目的都是享受減免稅優惠。
“目前我們正在做準備工作,以迎接此次減免稅大普查。”昨日,記者就此采訪遼寧省國稅局時一位官員向記者透露。據他介紹,稅收優惠分為納稅前的減免優惠和納稅之后的稅收返還。稅前優惠指企業繳納稅款時享受到的稅率等減免;稅后返還指稅款入庫之后,財政又進行“退庫”,將稅款返還給企業。由于減免稅稅出多門,近年來遼寧到底減免了多少稅收,目前稅務部門也沒有明確統計過。
全國開展普查風暴
“這是建國以來首次全國性大規模的減免稅普查。”昨日,記者電話采訪了負責減免稅普查工作的國家稅務總局計統司的有關人士。據該人士透露,此次減免稅普查的對象是2003年底前所有已辦理納稅登記的納稅人,其對象是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管理的各種減免稅,包括增值稅、所得稅、消費稅等各類稅種,而農業五稅、關稅以及海關代征稅收的減免和出口退(免)稅未列其中。
計統司的一位官員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普查,基本摸清全國減免稅的總量規模、主要減免項目以及減免稅在地區、企業類型和行業上的分布特征等基本情況,分析減免稅的政策效益,為下一步研究稅制政策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另據資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僅國家對部分企業減免的稅收規模就達上千億元。
應納入國家預算管理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楊教授對記者表示,“減免稅的實質其實是一種隱性財政收入,這種‘稅式支出’應當及早規范化、制度化。”他說,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實現其招商引資的目標,在稅法規定的減免稅的政策之外,將部分應歸于地方財政的稅款以獎勵基金等借口返還給企業,實行“先征后返”的減免政策。“先征后返,所以這一部分實際上不可能用在公共服務上,不能真正算作實實在在的稅收收入。”因此,很可能把返還的部分計入稅收收入中,造成收入的虛增。
在現行的分級財政體制之下,地方政府用地方財政資金進行稅收返還的做法難以得到有效的清理。楊教授認為,減免稅應該按照國際慣例,將國家減免稅納入國家預算進行管理。
遼寧刮起減免稅普查風暴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