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道堅固的壁壘,就像一張嚴密的法網,浙江省國稅局金稅工程建設,實現了總局、省局、市縣局主干網絡的完全通暢。目前全省使用防偽稅控系統的企業已達4.7萬戶,初步打造成功了一條防范增值稅違法犯罪的科技防線。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在前不久結束的全國局長會上指出:按金稅工程的要求,一般納稅人都要進入防偽稅控,目前全國還有60萬戶規模較小的一般納稅企業沒有進入防偽稅控,2003年我們要擴大防偽稅控系統的覆蓋面,進一步拓展和完善金稅工程二期的建設。
作為國家稅務總局首批推廣金稅二期工程的單位之一,浙江省國稅局在這一領域起到了真正的示范作用。目前,該局“一個網絡,四個系統”運行穩定,發票信息和一般納稅人檔案信息采集率、協查回復率等考核指標逐月提高,存根聯綜合采集率、發票認證相符率、稽核比對率基本穩定在99.99%左右。全省通過報稅系統累計采集存根聯數據2024萬條,涉及金額10620億元,稅額1777億元;通過認證系統采集抵扣聯數據1472萬條,涉及金額969 7億元,稅額1619億元,其中有問題數據5138條,涉及稅額1.22億元;全省共有1433萬條抵扣聯數據參與稽核比對,涉嫌問題數據1.72萬條全部移送稽查;協查子系統受托協查發票1 0.38萬份,涉及稅額18.81億元,受托回復率100%,其中有問題發票1.06萬份,共計補稅罰款3523萬元有效地遏制了涉稅違法犯罪行為。
防偽稅控主機共享系統是金稅二期工程的重要部分,浙江省國稅系統經過一年多的試點和試運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使用防偽稅控主機共享系統,不僅能徹底解決規模較小企業應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難的問題,同時極大地加快了防偽稅控系統的推進步伐。
浙江省經濟結構狀況比較復雜,民營經濟、股份合作經濟、私營經濟非常活躍,而這些企業的背后,則是家庭模式的小工廠、小商家,規模較小,資金實力較弱。這些規模較小的一般納稅人數量大,整體素質較低,計算機應用能力差,稅收上很容易出現問題。據統計,大量的涉稅違規行為都發生在這類企業。為此,浙江省國稅局在企業發展初期,采用主機共享系統作為納入防偽稅控的一種形式,深受企業歡迎。
據了解,由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等部門研發的防偽稅控主機共享系統,是通過稅務機關——中介機構——企業的模式,對較小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實行集中管理。利用這個系統,不但可以解決稅務機關目前只能采取事前的、被動的、以“一刀切”的形式從嚴核定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手段的問題,而且可以利用中介服務機構加強對企業的紙質發票和電子發票全過程進行監控,從而達到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狀況下,對中小企業加強稅務監管的目的。
浙江省各級國稅機關在開展防偽稅控主機共享系統的試運行過程中,不僅強化了自身內部的制度建設和制度落實,同時還加強了對中介服務機構——稅務師事務所的指導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納入試點管理的企業已達到近4000戶,試運行工作平穩順利。
浙江省國稅系統的信息化建設進程深刻表明:信息化是稅收管理的一場革命。稅收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術這一新的生產力改造稅收工作,實現稅收管理現代化,使稅收工作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的過程。
它已經而且必將繼續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管理理念、工作機制、資源配置、權力結構。稅收信息化蘊含著豐富的管理內容,決不是單純的信息技術應用。正是看到了兩者結合的巨大效益,浙江省國稅局更加堅定了科技加管理的工作方針,形成了以信息化推進征管改革,以信息化帶動規范化的管理思路。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