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起,國稅改革的不斷深化給企業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務,企業員工的勞動得到相應報酬的時候,也自豪地感覺到自己在為共和國的大廈添磚加瓦,作出了奉獻。而那些辛勤的稅官們,也正是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默默無聞地為國聚財,為民執法,并且在執法過程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從而增強了納稅人的稅法觀念和守法意識,促進了企業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國為民作出了貢獻。
改革初期,稅務秩序處于不太規范狀態,企業對稅務工作人員的印象較差。隨著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行業作風發生了質的變化和飛躍,稅務人員將服務與執法緊密結合,牢固樹立從經濟到稅收的觀念,時刻以組織收入為中心,以服務于經濟建設為己任,達到了服務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稅務部門承諾辦理稅務登記證、一般納稅人審批、涉稅案件查辦等多方面的限時服務。通過限時服務,縮短了納稅人在辦理各種手續時所花費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徹底改變了過去存在的陋習,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密切了稅企關系,為雙方工作的良性循環打下了基礎。國稅部門還結合實際,千方百計為企業出主意、想辦法,了解市場,提供信息。10年來,共幫助我們上項目4個,增加產值近80萬元,催回貨款100多萬元,幫助簽訂合同9份,增加產品銷售150萬元,為80多人次提供了就業機會,使企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依法治稅、秉公執法過程中,國稅局還注重努力為企業打造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雖然說這是寓于執法中的一種服務,但其意義卻非同尋常。不論是本市企業還是外來企業,他們都一視同仁,嚴格依法治稅,保證了企業間的公平競爭。同時對所有企業簡化程序,提高效率,把納稅服務作為稅收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設立了辦稅服務廳、服務承諾制、一站式服務、政務公開、多元化電子申報、“12366”服務熱線等等,服務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做到了有求必應。凡是來國稅局辦事的,能代辦的由基層代辦,能一次辦的不讓納稅人跑第二次,切實提高了執法水平和工作質量,實現了服務于經濟、服務于納稅人的宗旨,在納稅人的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執法形象。
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企業的艱辛是所有企業領導人深有體會的。企業利潤的盈虧、經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大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國家稅款能否及時交納。因此,我們納稅人在努力拼搏、積極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關心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稅收政策的公開、透明;二是稅務執法的公平、公正;三是辦稅程序的規范、方便;四是行政過程的快捷、高效。企業殷切期望國稅部門結合稅收征管的實際,因地制宜,創新思路、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層次。實現稅法宣傳工作由造聲勢向重實效的轉變,進一步疏通政策瓶頸,將稅收法律、法規,及時快捷、通俗易懂地告知納稅人,使之明確權利義務。同時不斷創新稅收宣傳形式,開通網上納稅咨詢服務,設立網上辦稅窗口,制作納稅指南,加強與社會各界廣泛交流,使稅收宣傳真正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契機,按照統一、規范、簡化、透明的要求,規范行政審批,簡化辦事程序,營造一個井然有序的辦稅環境,增強工作節奏感。逐步建立規則、明確標準、降低門檻,盡量推行限時服務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期望在鞏固原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優化辦稅環境;完善包括多元化電子申報、郵寄申報在內的多渠道申報納稅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納稅人;努力推行“一窗式”服務,實現網上辦稅,以優越的網上環境、優化的網絡功能為納稅人提供“零距離、全天候、超時空”的稅收服務;對特殊納稅人開通8小時以外辦稅“綠色通道”,實現共性化服務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結合。
總之,國稅改革的10年,成就是巨大的,進展是深遠的,國稅和納稅人之間的距離已經明顯縮短,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日益提高,“為國聚財,執法為民”的宗旨已經得到真正實現,國稅工作的嶄新局面已經呈現在廣大納稅人面前。我們殷切期望國稅部門的執法人員在本職工作中繼續發揚成績,與時俱進,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和溝通,同舟共濟,攜手并肩,再創國稅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關熱詞: 稅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