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稅收信息化建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2002-2006年將是稅務信息化建設的決定性階段。建立和完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改造稅務管理工作,提高稅務行政執法和行政管理效率;規范稅務行政執法和行政管理行為;充實、創新為納稅人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開發利用涉稅信息資源,提高稅收經濟決策效率和水平是后五年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切實做好2002-2006年全省國稅系統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加快我省國稅系統管理現代化進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總體方案,并結合四川國稅實際,我們制定了五年規劃。
指導思想 2002-2006年,全省國稅系統稅收信息化建設將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稅收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的總體部署,以"依法治稅、從嚴治隊、科技加管理"為根本著眼點,積極、穩妥地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全省國稅系統信息化建設。
總體目標 2002-2006年,全省國稅系統稅收信息化建設將按照要"建立一個基于統一規范的應用系統平臺,依托稅務計算機廣域網,滿足總局和完成省局信息高度集中處理,功能覆蓋省、市、縣三級國稅機關稅收業務、行政管理、外部交換、稅務決策支持應用"所有職能的功能齊全、協調高效、信息共享、監控嚴密、安全穩定、保障有力的"電子稅務"管理信息系統。
建設原則 2002-2006年,全省國稅系統稅收信息化建設應遵循"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講求實效"的原則。省局統一領導全省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負責規劃設計全省國稅系統信息系統并組織實施,各級國稅機關按照統一規劃和有關業務、技術標準,具體負責本地區信息化建設工作。在開展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各級國稅機關要把深化應用、提高應用效果放在首位,不急于追求設備數量和檔次,著重在發揮信息化的效能上下功夫,通過應用促進稅務管理信息化工作健康發展。
主要任務2002-2006年,全省國稅系統稅務管理信息化主要任務是:
(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和拓展金稅工程二期網絡工程,2006年底,省、市(州)、縣三級廣域網速率要達到2M以上,同時,廣域網節點要延伸到縣以下分局;各級國稅機關均配有滿足業務需要的計算機設備,全省國稅干部人均擁有量達到1臺以上。
(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2003年起,省、市(州)兩級國稅機關著手建立綜合數據庫, 2004年實現數據處理集中在市州局,2006年實現數據處理集中在省局。將來自納稅人、上下級機關、外部門的涉稅經濟信息納入數據庫管理,通過省、市(州)兩級綜合數據處理中心,建立綜合數據管理系統,對外部和內部涉稅電子信息進行歸類、處理、分析。
(三)稅收業務應用。以市、州(不具備條件的以區縣)為基本單位建立計算機城域網絡,按照簡明、規范的征管業務規程,以市、州為信息采集加工節點,實現各稅種征管業務的計算機處理; 2004年要完成三分之二的市州推廣、運行總局統推的稅收征管軟件CTAIS;2006年所有市州都要運行CTAIS,并實現全省稅收業務與總局聯網運行,以切實加強上級對下級稅收業務的有效監控。
(四)稅務行政管理。2002年底全面完成縣(市、區)級的公文處理軟件ODPS推廣應用, 2003年開始逐步拓展稅務行政管理的應用項目。2006年,基本完成縣以上國稅機關基于國稅系統廣域網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切實提高稅務機關行政管理效率。
(五)外部信息交換和為納稅人服務信息化。2004年各市州要完成80%左右的縣(市、區)利用信息技術與財政、統計、工商、外匯、海關等其它經濟管理部門、銀行金融機構建立信息交換系統,為稅收業務管理系統、稅務行政管理系統提供所需外部數據信息,加強為納稅人控管和服務水平。2006年實現對所有的外部信息交換和為納稅人服務信息化。
(六)決策支持信息化。省局將在建立、充實稅務綜合數據庫基礎上,通過建立方法庫、模型庫,以及面向主題的數據倉庫,為領導提供有關稅源構成、稅收收入進度等方面的科學分析預測功能,輔助其完成稅收業務的日常決策。并具備對稅收政策擬定、調整提供大規模數據測算的能力,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七)重點工程建設。全面完成"金稅二期"工程的完善與拓展;通過"金關"工程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公共平臺,提供對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服務。
(八)稅控器具推行。2002年底完成全省范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推行防偽稅控系統工作;對全部加油站安裝稅控加油機或加裝稅控裝置;2003年在試點的基礎上,有計劃的著手推廣稅控收款機。到2006年底,實現80%左右的城區分行業以中小企業以上的納稅人為主推廣使用稅控裝置。確保稅務機關能夠準確掌握納稅人的經營和稅源情況,并采取相應方式實施有效的稅務管理。
(九)信息系統的安全與標準化工作。各級機關要高度重視信息系統安全工作,制定信息系統安全規劃,嚴格執行《稅務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規定》,確保計算機系統、網絡、機房、安全產品、數據信息、因特網和軟件應用等方面的安全運行。要逐步建立、完善計算機網絡加密系統的建設。2006年底前各級國稅機關要采取身份認證、數字簽名、訪問控制、防火墻和數據備份等技術手段加強內部網絡和應用系統安全管理,建立應用系統安全體系,防范非法侵入,保護納稅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安全,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加大國家有關標準在稅收領域的推行力度。適時建立和完善信息編碼、智能辦公樓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建設、數據庫指標體系等方面的技術標準,對布線系統、網絡建設、數據庫建設實行上一級機關的審批或備案管理制度。
四川省國稅系統稅收信息化建設發展5年規劃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