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1996年,朱明洲、朱明桂、朱喜洲三人相繼在武漢和廣州申報5家經貿公司,借做服裝生意之名,專門向全國多家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從中獲取巨額回扣。在近5年的時間里,朱氏兄弟通過其注冊的多家公司,向全國235家單位虛開增值稅發票,共計3.9億元,按虛開票面金額的0.5%~2.5%收取手續費。而這些單位拿到真實的增值稅發票后,到稅務部門抵扣稅款,造成數千萬元的國家稅款損失
兄弟3人,“皮包公司”5家,瀆職稅務局長4名,涉案金額3.9億元,流失稅款數千萬元,湖北省迄今為止最大的虛開增值稅發票案就是由這一連串的數字組成。
日前,武漢市江漢區檢察院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了這起偵查時間長達3年的案件情況,涉案的多名稅務局局長(副局長)近日已經被分別起訴,不日將進行公開審理。
廣泰案發
案情暴露始于2000年。2000年7月27日,武漢市漢南區國稅分局對16份送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稽核,發現密文不符,當即報市局審驗。經查,這些虛開的發票出自漢南一家名為“廣泰”的經貿公司。
同年8月15日,警方對“廣泰”立案偵查后發現,這家公司的實際操縱者是廣東潮陽市農民朱明洲及其弟朱明桂、朱喜洲等人。
據調查,1996年,朱明洲、朱明桂、朱喜洲三人相繼在武漢和廣州申報5家經貿公司,借做服裝生意之名,專門向全國多家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從中獲取巨額回扣。在近5年的時間里,朱氏兄弟通過其注冊的多家公司,向全國235家單位虛開增值稅發票,共計3.9億元,按虛開票面金額的0.5%~2.5%收取手續費。而這些單位拿到真實的增值稅發票后,到稅務部門抵扣稅款,造成數千萬元的國家稅款損失。
2000年,朱氏兄弟在“廣泰”案件事發后,倉皇逃至湖北黃梅縣后繼續作案。2002年底,因案發再次出逃,后在兩年內相繼落網。2004年4月,朱明洲、朱明桂被武漢中院一審以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判處死刑。
“就憑朱氏兄弟,要完成如此大額度的增值稅發票虛開,按說是比較難的!苯瓭h區檢察院有關人士回憶。
在湖北省、武漢市兩級檢察院的支持下,江漢區檢察院從2004年開始,通過近半年時間、20多次對涉案人員的提審,時任武漢市漢南區國稅局局長的徐剛業開始浮出水面,進入了偵查人員的視野。隨后,檢察機關發現,湖北省黃梅縣國稅局副局長吳建華、黃梅縣國稅局濯港分局局長高張杰、副局長朱澤軍和其他10余名國稅干部也同時涉案。
一案掃落4名局長,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震動。
稅收業績和一路綠燈
“這4名局長并不是被朱氏兄弟用錢砸下馬的!苯涋k此案的檢察官員介紹說,最主要是和他們為了尋求稅收業績、工作疏忽大意有關。
徐剛業與朱氏兄弟的相識緣于1999年10月。當時,朱氏兄弟在漢口成立了武漢廣泰經貿公司,想在漢南區辦理稅務登記。但根據武漢市國稅局關于堅持屬地管理的規定,“廣泰”在漢口經營,是不能在漢南辦稅務登記的。通過熟人介紹,朱氏兄弟找到了時任漢南區國稅局局長兼黨委書記的徐剛業和另一位副局長。
經過“運作”,徐剛業拿出了“變通”辦法:一是“廣泰”在漢南須有經營門點;二是財務核算要在漢南。隨后,“廣泰”公司在漢南紗帽街育才路租了一間小鋪面,在完全沒有經營實體的情況下,在漢南拿到稅務登記證。
按規定,只有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手續,公司才有可能從稅務部門取得增值稅發票。而一般納稅人最初6個月內,開票只能由稅務部門代管監開。這對“廣泰”來說,顯得有些慢。于是,他們又找到了徐剛業。
在徐剛業的安排下,1999年12月22日,“廣泰”順利辦理了一般納稅人手續。同一天,漢南分局即簽署了“同意發售中萬四聯、中仟四聯專票”意見。這兩本萬元版、千元版增值稅發票當天就被“廣泰”公司違規帶走,自管自開。
在隨后的7個月內,“廣泰”公司共領取增值稅發票達102本,其中萬元版81本,千元版21本。
“也許他當初的動機是好的。”經辦此案的檢察官員說。據介紹,徐剛業之所以為“廣泰”大開綠燈,主要是想攬稅源!鞍凑諈^政府招商引稅的要求,這家公司將會給區里帶來巨大稅收,要幫他們辦好稅務登記證!边@是徐剛業當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不過,至今很多人對當初徐剛業如此“大意”甚為不解。
2000年初,漢南區國稅局發現“廣泰”稅賦偏低,懷疑“廣泰”偷稅,并對該公司進行了調查,隨后提出了對該公司停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整改意見。有關承辦人員隨后將情況匯報給了徐剛業。朱氏兄弟此時找上門來,向徐剛業大訴其苦。
“對‘廣泰’這樣的大戶公司,發票一定要賣給他們。有什么事我來負責!毙靹倶I當時表態說。
2004年12月,江漢區法院一審判處徐剛業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黃梅再作案
2000年9月,武漢廣泰事發后,出逃的朱明洲將新的目標鎖定在湖北省黃梅縣。經人介紹,朱明洲與朱明桂以要成立湖北佳美服飾有限公司為名,找到了時任黃梅縣國稅局濯港分局局長高張杰、副局長朱澤軍。
隨后,高張杰委托他人以使用化名蔡俊龍,虛設經營地址的方式,為“佳美”辦理工商執照和稅務登記證,時任黃梅縣國稅局副局長吳建華在相關審批手續上簽字。同年9月7日,吳建華對佳美公司的申請材料審查后,未經增值稅臨時一般納稅人審批前的會計核算考察期和應稅銷售額測算期,擅自將佳美公司批準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隨后,高張杰又違規將“佳美”直接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批準將10萬元版防偽專用發票賣給朱氏兄弟。
同年11月下旬,黃梅縣國稅局察覺“佳美”有問題,指示派員到廣東調查核實。高張杰擬派副局長朱澤軍等人出差到廣東調查,朱澤軍當即將此情況通報朱明洲,并作出“未發現稅務違法問題”的結論。
經檢察機關查證,在黃梅的3個月里,“佳美”納增值稅僅30萬元,卻向全國17個省市開具發票202份,涉及金額達1.1億余元,最終造成國家稅款損失近900萬元。
據稱,高、朱二人之所以對“佳美”如此“愛護有加”,緣于朱氏兄弟當時畫下的一個“餅”:公司在武漢經營,年收入高達三四億元,只要能在濯港落戶,一定能為當地帶來巨額稅收。佳美公司注冊資金達500萬元,這種規模在黃梅濯港可謂數一數二。引進“佳美”當初,濯港國稅分局預測其年稅收可達百萬元,而該局一年總共的稅收為200多萬元。
檢察院在起訴書中稱,高、朱二人在明知該公司是“異地經營”,存在銷售額巨大、稅賦率嚴重偏低等疑點,仍非法接受其錢物而疏于防范與管理,在稽查中違反規程,輕率地作出“未發現稅務違法問題”的結論。另外,高張杰還違反規定對該公司按0.3%超低稅賦征收增值稅。
4億元的增值稅發票案和一群瀆職稅官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