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對經濟的不利影響正在日漸顯露,為減輕企業負擔,國務院決定自今年5月1日起至今年9月30日止,對受非典影響較大的餐飲、旅店、娛樂、民航、旅游、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出租汽車等行業實行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政策。財政部同日決定,從5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減免這些行業15項政府性基金。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因疫情而采取的全國性大規模減免稅費措施,引來社會各界的關注。那么,受惠行業反映如何呢?
我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稅費減免措施,對于正受非典困擾的行業來說,無疑是一種放水養魚的英明舉措。國家、行業和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對于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十分重要。
據統計,截止2002年我國餐飲業經營網點已達380萬家,從業人員1800多萬,全年營業額達到了5092億元。由于遭受非典的打擊,近期全行業效益大面積下滑。據中國烹飪協會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近期,疫情嚴重的北京,企業整體歇業率達到70%,節日期間營業店的包房消費減少93%,營業額下降78%;上海企業營業額下降60%左右,節日期間下降68%左右;武漢營業下降35%,節日期間下降55%;太原50%的企業已歇業,企業營業下降80%左右。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柳說,作為行業協會,保持餐飲業的繁榮穩定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對企業的經營情況抽樣調查后,已在此前給商務部送交了調查報告,并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在報告中,我們建議充分考慮到不同的疫情地區和疫區,在享受政策扶持時應有力度上的區別。至于廣東和北京的減免幅度,我們建議政府慎重考慮,看能否返還企業上年的營業所得稅。
據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此次對餐飲行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包括減征、免征或緩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三項。而目前我國各地對餐飲企業征收的營業稅從5%至11%不等。若以最低的5%為基數,再加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兩項,按去年5000億元營業額計算,此次全行業將被免征140億元左右。
楊柳說,由于行業的特點,餐飲業的改革較其他行業深入,民營餐飲企業無論是企業規模、數量還是營業額,都已占據半壁江山,它與國有餐飲企業享受的待遇正在一定程度上趨于平等。此次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國有民營沒有區別,畢竟政策扶持的是整個餐飲行業。
對國家出臺一系列稅費減免措施,業內企業在表示歡迎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客觀的看法。北京一家著名的國有餐飲集團高層人士稱,目前企業已沒有什么營業收入了,即使減征或免征,那一點點已無濟于事。而企業是靠銀行貸款維持正常運行的,嚴峻的是這突然中斷的現金流,勢必影響企業的貸款。而京城“湘鄂情”民企老總也反映,現在收入銳減,已沒有多少營業稅可交。減免稅收,此時意義不是特別明顯。
楊柳強調指出,餐飲業是窗口性行業,具有示范作用。而它的運營,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費者的數量和消費能力。針對目前本行業的嚴峻形勢和實際狀況,國家有關部門能否在延期還貸、貼息貸款、按比例返還所得稅等方面給予更寬的優惠政策,這對于處于水火之中的餐飲業十分關鍵。從當前看,今年全行業銷售總額能與去年水平持平就已相當可觀。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