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報端關于中國納稅排行榜上難見首富們上榜的評論,并以此推論“中國的首富們多半偷稅漏稅”。特別是房地產首富,更少進入納稅排行榜,所以房地產業偷漏稅更加嚴重!
仔細想一想,以上推論未必成立,難道首富就應該是納稅大戶嗎?未必!
因為兩者的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對于首富,更多是以他個人所持公司股票的市值來評價的,而納稅大戶則是以企業納稅多少而定的,主要與企業的銷售額、毛利、利潤有關。股票的多少與高低未必與企業的銷售額或毛利、利潤相關,例如有的新興高科技企業銷售額和利潤都不高,但是股票價格很高,而很多傳統企業規模大利潤多,但是股票的市場價值卻比較低。在富豪榜上,前者在前;而在納稅榜上,后者在前。因此,不能簡單地以首富本人持股多少和市值多少判斷他應該納稅多少,何況所謂的“財富”也只是紙上富貴,沒兌現是不算數的,也不應征稅。比如,有的首富擁有幾億的股票卻不拋售,如果當年也沒有利潤分紅,那他就不會納多少稅,怎么可能成為納稅大戶呢?
其實,現在評出的首富有很大的水分,因為無法衡量出他的“凈資產”,也看不到他到底負債多少。光憑表面的數據,在中國這個特定的社會里,是很難準確判斷其真正的財富的。主辦方熱衷,百姓也關注,首富當事人也不好申辯不好拒絕,所以就當是一場“秀”好了,不必非用納稅這么嚴肅的事去衡量。
首不首富沒有準 不必用納稅這么嚴肅的事去衡量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