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地稅系統將全面加強宏觀稅負分析工作,根據分析結果查找管理漏洞,努力做到依法應收盡收,實現經濟與稅收協調增長,依法維護公平稅收環境。
本報訊(通訊員陳文東李成洲)日前召開的全省地稅局長會議認為,目前我省地稅系統的宏觀稅負分析工作還遠遠不夠,稅負分析的滯后使一些管理中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影響著地稅工作質效的提高。省地稅局要求,今后各級地稅部門要切實堅持“經濟
決定稅源,管理增加稅收“的治稅理念,把搞好宏觀稅負分析作為強化管理的一個著力點和突破口,有針對性地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稅收收入。
所謂宏觀稅負分析,就是對一定時期內一個地區或一個層面的稅收收入與經濟指標比例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通過科學、精細的分析,全面了解稅源底數和潛力,查找管理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稅收收入。近年來,我省各級地稅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提高“兩個比重”的要求,不斷加強稅收管理,努力提高宏觀稅負。宏觀稅負呈現出連年增長態勢,但與全國平均稅負水平相比,我省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宏觀稅負分析工作的滯后,使不少管理中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省地稅局局長于希信在會議上提出,搞好宏觀稅負分析,關鍵是搞好“三個結合”:第一,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的結合。要通過宏觀分析,清楚地了解全國范圍內、全省范圍內以至一個市地范圍內不同行業、不同稅種、不同類型企業的稅收負擔情況,從而找到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明確主攻方向。微觀分析要以市、縣局為單位,對稅負明顯偏低的地方,有疑點的企業、存在問題多的行業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問題,找出原因,采取切實措施強化管理,堵塞漏洞。第二,全面分析與重點分析結合。各級地稅部門都要在搞好全面分析、把握總體情況的同時,有的放矢地開展重點分析,解決重點問題,消除管理“盲區”。第三,要搞好上級分析與下級分析的結合。省、市地稅局要重點搞好有關分析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發布,特別是有關分行業、分稅種、分類型宏觀稅負的分析和發布,指導基層并為縣(市、區)局稅負分析提供依據。縣級地稅局要立足實際搞好具體分析,特別是要對照省、市發布的分析資料,把分析工作延伸到具體企業,找出具體問題、具體原因,最終體現在以分析促管理、促增收、促公平上。
據悉,省地稅局擬于近日下發《關于在全系統進一步開展宏觀稅負分析的通知》,明確這項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根據這個《通知》,宏觀稅負分析將涉及到宏觀稅負、稅種稅負、重點稅源稅負、減免稅情況、欠稅情況、具體納稅人稅負情況等九個方面的分析。對稅負情況比較差的地區以及問題比較多的行業和企業,將及時提出預警,督促整改;對問題比較集中的,將針對疑點一查到底;對一些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地方,省局將進行重點稽查。
省地稅局同時強調部署,決不能因為片面追求收入增長而忽視規范執法,各級都要把握好政策界線,始終堅持嚴格依法治稅,做到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堅決杜絕混級、混庫、混稅種。各級都要把這“三個堅決”作為一條嚴肅的政治紀律來對待,任何單位、任何人都不能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