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環境保護總局改成環境生態部!”25日,在科博會“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系教授顧海兵表示,還應該把現有的林業局、水利部和海洋局徹底并入環境生態部。
這還不夠,顧海兵強調,在現有的體制之下,有必要由國務院副總理兼任環境生態部的部長,否則中國的環境質量很難提高。
與顧海兵同臺發言的CH2MHill加拿大公司副總裁湯友志也贊同“環境生態部”的提法,認為這樣才能協調國家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總體力量。
在論壇上,有專家稱,地方政府在環保問題上負有責任。此前,有輿論更為直白地指責個別地方政府單純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環保,普通百姓的環保意識也有問題。然而,顧海兵不認同這些說法:“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會以最合理、最優的方式選擇自己的行為。”他覺得中央政府應切實負起責任。
對此,顧海兵提出一系列相關建議:國家正大力推動的稅費改革應該引入環保領域。“應該盡早地開征環境稅,而不是僅僅收取環境污染費。一定要費改稅,越早越好”。此外,應借鑒我國稅務系統的機構設置做法,參照國稅和地稅的模式,分別建立國家和地方兩套環保系統。
此前,學界對地方政府實行“綠色GDP”的呼聲甚高,即地區生產總值的統計數字應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環境成本,從而轉變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區生產總值政績的觀念。不過,目前“綠色GDP”的標準尚未出臺。顧海兵稱,實行“綠色GDP”確實有很大的技術難度。其實,完全可以有另一種做法,即在每一次公布地區生產總值的同時公布該地區的污染情況,將兩個指標捆綁在一起。
面對環保這個沉重的話題,顧海兵以一個輕松的建議結束了發言:環保主題的論壇在五星級大酒店召開不見得合適,建議今后放在大學校園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