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廢掉會計公允價值?
近期,60名國會議員聯名寫信給美國證監會(SEC),要求暫停使用公允價值計量。他們認為,失靈的市場常常意味著沒有什么價格可以讓銀行作為基準來“盯住”,如果銀行不必按市值給其資產定價的話,金融系統即會企穩。
金融危機深化以后,以美國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大型金融機構為代表的金融界,將批評的矛頭直指美國會計準則,認為在2007年11月實施的157號準則《公允價值計量》,是導致金融危機進一步深化、無法控制的根本原因。其批評的邏輯是,市場陷入了“按公允價值對次貸產品進行計量—確認巨額未實現且未涉及現金流量的損失—投資者恐慌,拋售持有次貸產品的金融機構的股票—迫使金融機構降低次貸產品的風險暴露—金融機構進一步確認減值損失—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惡性循環之中。不停止公允價值計量,危機就無法消退。
會計界和一些經濟界人士認為157號準則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金融機構對該準則雙向和功利的態度:在金融產品價值持續上升時,金融機構樂于看到按公允價值計量而帶來的益處;在金融產品價值下跌時,就轉而抱怨和指責公允價值計量原則。
改變公允價值會計準則,將會剝奪投資者獲取信息的權利。就像德勤亞太區金融服務領導人菲利普·哥特(Philip Goeth)所說:“現在的金融危機原則上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不是會計問題,我們不希望看到公允價值的廢除。而停止使用公允價值,正如起火后,關掉火警警報,火不會自己滅掉一樣。”
在巨大的政治和企業壓力下,SEC在9月30日針對非活躍與非理性市場情況下采用公允價值的會計處理方式發布了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仍然堅持第157號準則,只是要求企業在為資產確定其公允價值時,如果該類資產缺乏活躍的公開市場交易,則可以通過內部定價,包括合理的主觀判斷來確定其公允價值。
在歐洲金融市場陷入空前的困境后,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被要求修訂準則,允許金融資產重新分類。迫于巨大的壓力,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同意了這一要求?赡茏源,歐洲公司的會計賬面表現有更好的條件優于美國公司。
SEC的指導意見,可能為美國金融機構2008年第三季度的業績提供一個喘息機會。但也有業界人士擔心,可能出現人為提高資產價格的情況,導致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降低,引發投資者的拋售行為,使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
(作者單位為南京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院中國機構投資者研究中心)
背景資料:美國157號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計量》,認定了公允價值計量的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交易價格(mark to market),即相同資產如果有公開市場的自愿報價,期末公司應首先選擇公開市場報價作為金融工具計價的標準;第二個層次是類似資產報價(mark to matrix),即如果本類資產沒有公開市場報價,即應采用類似資產的公開市場報價作為金融工具計價的標準;第三個層次是估值技術(mark to model),即在缺失公開市場報價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估值技術。上述三個層次是依次選用的,即第一個層次的計價條件不具備,才可轉用第二個層次的計價方式,如仍不具備,則可選用第三個層次的計價方式。
次貸相關金融產品雖然已失去了活躍的交易,但仍有少量的交易存在,因此,按美國157號準則的規定,上述相關金融產品仍應按幾乎跌至谷底的市場報價進行計量。
上一篇: CPA考試改革 老考生成績有效期重新計算
下一篇: 2008年國際會計職業動態[10月]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