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是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的英文縮寫,中文名稱為會計碩士專業學位。2004年4月,國務院學位辦發布《關于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中國人民大學等21個研究生培養單位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從而在我國創設了會計碩士這個專業學位。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與會計學學術性學位是規格不同的兩種學位類型,各有側重。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招生辦法、教育內容、培養模式、質量標準等更突出職業要求,注重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緊密結合。
會計碩士的招生對象是具有國民教育系列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一般應具有學士學位)、從事會計或相關領域的實際工作兩年以上的人士。
入學考試的筆試采取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的辦法。聯考科目一共有3門,為英語(100分)、財務會計(150分)、綜合知識(100分,包括語文40%、邏輯30%與數學30%)。考試報名時間一般為每年的7月,考試時間為每年的10月。
目前,我國已舉行了兩次會計碩士入學考試。第一次是2004年10月舉行,全國大約錄取了2000人;第二次是今年10月22日、23日舉行,目前正在進行閱卷工作。
會計碩士培養方式為非全日制,即半脫產和在職學習方式,學習年限為3年~4年,其中至少有半年時間在培養單位內學習。學員修滿規定學分(45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即可取得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目前,會計碩士課程設置有核心課(必須修讀,共25學分),包括政治課、外國語、管理經濟學、高級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高級財務管理理論和實務等9門;方向課(必須修滿14學分),包括國際會計準則專題、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稅收籌劃、投資學等;任選課,必須修滿6學分。
已經開展了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大學和研究所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另外,北京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分別與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按聯合培養方式開展了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工作。
據了解,目前各院校MPAcc的收費存在較大區別,從30000元到70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