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國祥不服稅務行政處罰案
上訴人(原審原告):支國祥,男,56歲,河南省泌陽縣尚店鄉農民。
委托代理人:張平安、陳靖樣,河南省駐馬店地區經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南省駐馬店地區稅務局。
法定代表人:孫定方,駐馬店地區稅務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楊明新,河南泌陽縣稅務局副股長。
委托代理人:畢獻星,南陽地區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支國祥因稅務爭議一案,不服河南省泌陽縣人民法院(1988)泌法行字第01號判決,向河南省駐馬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河南省駐馬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公開審理,查明:
河南省泌陽縣象河鄉有一座16門磚瓦窯場,系鄉辦集體所有制企業。1984年由該鄉農民付新村與鄉人民政府簽訂了承包經營合同。合同規定:鄉政府為甲方,付新村為乙方。甲方將磚瓦窯場發包給乙方,并提供場房場地、制磚機械;乙方負責經營管理,承擔企業應繳納的稅金,向甲方上繳承包金額5500元;承包期1年,自1984年1月起至當年12月底止。付新村承包后,又以發包方的身份,與尚店鄉農民支國祥簽訂了制磚技術承包合同。合同規定:付新村為甲方,支國祥為乙方;承包期限1年;甲方提供場房、機械等設備和投資,乙方為甲方生產成品磚200萬塊,每塊出售價按0.05元計算,甲方按每塊提取0.015元(含上繳稅金、購置架子車和覆蓋物),乙方分取0.035元(含購置柴油、煤等燃料、工人工資、工具修理費用)。乙方生產低于200萬塊,甲方按每塊提取0.018元,低于1 50萬塊,甲方按每塊提取0.02元。乙方生產超過200萬塊,甲方對超產部分每塊提取0.012元等。合同生效后,支國祥即進行生產。合同履行了8個月,支國祥生產成品磚68萬塊,折合人民幣3.4萬元,其中支國祥領取了3200元,其余由甲方收存。
1984年11月,象河鄉稅務所通知支國祥繳納制磚產品稅。支國祥申明合同規定由甲方負擔稅金。但是,稅務所認為稅款應由支國祥繳納,堅持向其征收,為此發生爭議。因支國樣堅持稅金應由甲方繳納,稅務所便派人要將支國祥生產的磚拉去6萬塊以物折抵稅款,因受工人阻攔末拉出。稅務所當即宣布凍結支國祥生產的磚,待繳了稅款后再賣,之后,支國祥即以其不應納稅和鄉稅務所阻礙其生產、售磚為由到泌陽縣稅務局上訪,問題未得到解決。1986年8月7日,泌陽縣稅務局作出書面處罰決定:(1)支國祥是機磚生產者,是納稅義務人,應當依法繳納產品稅34 00元;(2)支國祥未按規定辦理稅務登記,處以罰款500元。支國祥對該決定不服,向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駐馬店地區稅務局復議后,仍認為支國祥屬納稅義務人。支國祥對駐馬店地區稅務局復議決定不服,向泌陽縣人民法院起訴。
[審理結果]
原審法院認為,支國祥承包象河磚瓦窯場后,招雇工人,組織生產,是生產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稅條例(草案)》第一條、第二條之規定,支國祥是納稅義務人,應當納稅。判決:維持河南省駐馬店地區稅務局的復議決定,駁回原告起訴。
支國樣對一審判決不服,向駐馬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稱:我與甲方簽訂的合同中規定,為甲方生產成品磚200萬塊,按比例提取酬金。磚瓦場承包人付新村行使對企業的計劃生產、經營管理權,負擔企業一切稅金。因此,我不是納稅人。
由于稅務機關違法行使權力,使我與甲方的合同不能履行,造成經濟損失,應予賠償。
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有誤,要求撤銷。
駐馬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產品稅條例(草案)第一條規定的納稅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象河鄉磚瓦窯場屬集體所有制性質的鄉鎮企業,該企業實行承包后,明確規定由承包人負擔稅金。后來,承包人雖將制磚生產指標又轉包給支國祥,但合同中仍言明由磚瓦窯場的承包人負擔稅金。支國祥在制磚期間,承包人付新村對窯場的產品銷售、財務收支等行使生產經營管理權,故1984年磚瓦窯場的產品稅應由該企業繳納,原審判決認定支國祥為納稅義務人,是錯誤的。由于稅務機關錯誤認定納稅人,并采取了凍結售磚、停止生產的措施,致使支國祥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關于“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駐馬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于1988年11月23日判決:
一、撤銷泌陽縣人民法院(1988)泌法行字第01號判決;
二、撤銷駐馬店地區稅務局對支國祥的處理決定;
三、駐馬店地區稅務局賠償支國祥的經濟損失1000元。
[評析意見]
產品稅條例(草案)第一條規定的納稅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象河鄉磚瓦窯場屬集體所有制性質的鄉鎮企業,該企業實行承包后,明確規定由承包人負擔稅金。后來,承包人雖將制磚生產指標又轉包給支國祥,但合同中仍言明由磚瓦窯場的承包人負擔稅金。支國祥在制磚期間,承包人付新村對窯場的產品銷售、財務收支等行使生產經營管理權,故1984年磚瓦窯場的產品稅應由該企業繳納,原審判決認定支國祥為納稅義務人,是錯誤的。由于稅務機關錯誤認定納稅人,并采取了凍結售磚、停止生產的措施,致使支國樣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據此,法院判決撤銷駐馬店地區稅務局對支國祥的處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