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的基本要素
稅法是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增值稅暫行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等。每個稅種都有相應的法律規范,以保證其實施。稅法具體規定各稅種的納稅主體、征稅對象、征稅范圍、稅目、稅率、納稅期限、納稅地點等。
?。?)納稅人
納稅人,又稱納稅義務人,即納稅主體,是指法律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納稅人不同于負稅人。負稅人是最終負擔國家征收稅款的單位和個人,通常情況下,納稅人同時也是負稅人,即稅收負擔最終由納稅人承擔,如所得稅的負稅人就是納稅人。但有些稅種的納稅人與負稅人并不一致,如流轉稅的稅款雖由生產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納稅人繳納,但稅收負擔卻是由商品或服務的最終消費者承擔的。
納稅人也不同于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是法律規定的,在其經營活動中負有代扣稅款并向國庫繳納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如個人所得稅就是由支付所得的單位和個人代扣代繳。
(2)征稅對象
征稅對象,又稱課稅對象、征稅客體,是指對何種客體征稅,即征稅的標的物。如消費稅的征稅對象就是消費品(如煙、酒等);房產稅的征稅對象就是房屋。征稅對象是稅法的最基本要素,是區分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
(3)稅目
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是稅法中對征稅對象分類規定的具體征稅品種和項目。如消費稅就設有煙、酒和酒精、化妝品等稅目。
(4)稅率
稅率,是指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數額之間的比例。稅率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稅負水平的高低。我國現行稅率分為三種:
①比例稅率。指按照固定比例確定的稅率,即不論征稅對象數額大小,只按一個固定比例征稅。如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均實行比例稅率。
?、诶圻M稅率。指根據征稅對象數額大小而確定不同等級的稅率,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反之,征稅對象數額越小,稅率越低。如個人所得稅稅率的確定。
?、鄱~稅率。又稱固定稅率,指按單位征稅對象規定固定納稅額的稅率。如在消費稅中,每升無鉛汽油征稅0.20元,每升含鉛汽油征稅0.28元。
(5)納稅環節
納稅環節,指征稅對象在流轉過程中,按稅法規定應當納稅的環節。如商品從生產到消費一般要經過產制、批發和零售三個環節,納稅環節解決的就是征一道稅,或是征兩道稅,還是道道征稅以及確定在哪個環節征稅的問題。
(6)納稅期限
納稅期限,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繳納稅款的法定期限。納稅期限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一般由稅務機關依法確定;二是繳納稅款的期限,即在納稅期限屆滿后,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期限。如增值稅的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一個季度。納稅人以1個月為一期繳納增值稅的,應當從期滿之日起15日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應當從期滿之日起5日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1日起15日以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減稅、免稅
減稅、免稅,指稅法減少或免除稅負的規定。減稅是指對應納稅額減征一部分稅款;免稅是指對應納稅額全部免征。
需要注意的是,減免稅不同于稅法中規定的起征點。起征點,是指對征稅對象征稅的起點數額。征稅對象未達到起征點的,不征稅;達到或超過起征點的,就其全部數額征稅。另外,減免稅也不同于稅法中規定的免征額。免征額,是指對征稅對象免于征稅的數額。免征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征額的部分征稅。如個人所得稅對工資薪金的征稅,免征額為2000元。
?。?)違章處理
違章處理,指對納稅人違反稅法規定時,采取處罰措施的規定。
上一篇:匯總繳納與合并繳納的區分
下一篇:稅收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