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縮寫,它在我國的發展已經近20年,國家對該項目的累計投入超過80億元。為了更好地了解ERP系統在我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的應用情況,2003年筆者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廳“關于ERP系統會計信息化有關問題的研究”的立項,之后筆者走訪了衡陽市數十家實施ERP的企業。現以國有大型一級企業華菱管線衡陽鋼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衡鋼公司)和中型企業亞新科南岳(衡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岳公司)等為例,對ERP在企業中實施中暴露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將西方ERP系統中的會計信息實現本土化的具體操作思路。
二、ERP系統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盡管實施ERP系統的優點很多,但實施過程也面臨諸多困難:一是實施推廣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決策者的傳統管理觀念和職工的習慣思想理念一時難以改變。二是企業管理和業務人員的素質不能適應ERP系統對人員素質的要求。三是企業管理基礎工作不能滿足ERP系統運行環境的要求。ERP系統運行環境需要企業實行現代化管理手段,如辦公自動化、電子郵件、電子商務和產品數據管理信息化等。四是企業推廣ERP還需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因為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然后才是發展。
五是實施周期長、投資大、見效慢(衡鋼公司用了2年,南岳公司用了7年)。六是ERP系統中財務會計模塊的實施尚缺成功先例。筆者查閱了許多資料都表明,到目前為止,使用ERP企業尚無一家真正使用財務統計模塊。筆者調查也發現,衡鋼和南岳公司ERP系統在物流模塊方面做得相當好,在財務會計模塊方面卻不很順暢,財務人員還得從ERP系統的有關子系統中提取與財務相關的數字,按我國的財務會計制度和習慣重新編制會計報表,而不能由ERP系統自動生成。財務人員反映,ERP系統中會計信息模塊還不如某些國產的財務軟件好用。
筆者認為,ERP系統中財務會計模塊不如國產的財務軟件好用,一個最關鍵的原因是中西國家的財務核算理念及會計制度不同。國產軟件是按我國的財務會計制度和中國傳統的財務會計理念開發的,而ERP系統是西方國家按管理會計那套理念及其方法開發的,其要在我國財務中切實運用,就要實現本土化。這是因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不同的兩大核算體系。
既然某些國產軟件比西方ERP系統在會計中的應用效果還好些,那為什么還在國內推行西方的ERP系統呢?這是因為二者有各自的優點,ERP是一個企業資源計劃,其基本思想是將企業的運營看作一個緊密的供應鏈,能將企業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集成。最突出的優點是解放了決策者的傳統管理觀念和職工的傳統思想理念,對物流(供、產、銷)進行了信息化的科學管理,解決了原來的家底不清的問題。而國產財務軟件是專門針對我國財務會計制度開發出來的會計軟件,在財務上使用效果好,但在科學管理和物流方面就不如西方的ERP軟件。筆者認為應將ERP系統中的按西方國家的管理會計理念及其方法設計的會計信息轉化為我國現行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實現西方ERP系統中會計信息本土化。
三、實現ERP會計信息本土化的轉換
西方的ERP系統(例如SAPR/3系統、開源Compiere ERP&CRM軟件系統等)的設計主要是面向流程的,注重的是各個流程之間的承接和匹配關系;而國產的如金蝶和用友的軟件(也稱作國內ERP)設計思想主要是面向功能的,注重的是具體的功能模塊的實現。因此,在國內的ERP中通常就有比較具體的成本核算模塊、成本報表模塊、預算管理模塊等等,通常這種情況下使得系統不能很好地集成,可能會造成流程的中斷和代碼的重復。而這些在西方的ERP中就很少體現,它們是把管理會計的內容集成到各個業務流程中去,而根本不存在一個獨立的管理會計模塊。它們的管理會計模塊與ERP其他模塊不同,并不強調企業交易程序的自動化,而僅需要從ERP其他模塊取得分析所需的信息,比如其所處理的成本信息首先由財務會計模塊過賬而來。ERP中涉及的管理會計內容是非常分散與廣泛的,而且滲透到ERP的各個模塊的重要環節。
因此,實現ERP會計信息本土化的轉換可從下列步驟入手:
1、首先對西方ERP中管理會計需要涉及的許多基礎財務內容按我國會計制度進行重新定義與處理:
(1)基本財務數據的產生規則與主要用途。例如研究西方管理會計系統的設計思想;理解基本數據的表項定義,包括底層財務數據庫的記賬分錄和各種項目表,實現可維護的西方會計與中方會計可對照的科目維護表;理清系統所含的預算賬套、實際賬套、統計賬套、預計發生賬套的功能作用以及各賬套之間的關系;剖析自動過賬科目與實際業務的對應規則并實現規則的靈活維護等等。
(2)系統財務業務流程的分析。如可以根據SAP的R/3參考模型中的事件驅動流程鏈對系統中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析。
(3)對整個管理會計體系流程的優化與重構。根據對管理會計思想的理解與分析,針對原有系統的情況,重新定義一些符合中國業務處理習慣的規則和中國會計準則體系,在原有的技術構架下進行有效的改造,真正實現財務業務的一體化、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一體化、系統實施的本土化和定制化。
2、基于對以上問題的理解與改造,對ERP中管理會計的主要關鍵環節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ERP系統中西方管理會計科目與中方財務會計科目的對應和統一問題。
(2)系統中所含的預算賬套、實際賬套、統計賬套、預計發生賬套的功能作用以及各賬套之間的關系問題。ERP中的預算管理體系提供了預算編制、預算控制和預算執行分析的功能,并支持企業從銷售計劃一生產計劃一采購計劃一費用計劃一投資計劃一資金計劃一損益計劃一資產負債計劃的全面的預算編制過程。
(3)自動分錄與實際業務的對應規則并實現規則的靈活維護的問題。如深刻認識與理解開源Compiere ERP&CRM軟件的自動分錄體系與業務對應的會計規則,比如在下一個標簽“General Ledger(總分類賬)”給出自動產生會計分錄所使用的會計科目。此外,還要增強對與材料相關的會計事項規則、與采購相關的會計事項規則、現金賬會計規則集、增強會計規則集、可選會計規則集等產生會計分錄情況的理解。這些規則對于系統底層會計分錄記賬的正確性與準確性是至關重要的。
(4)單筆結轉與月末結轉的問題。
系統的單筆結轉是通過采集業務信息而自動地產生成本的結轉,它是以成本的結轉的方式來進行處理的,當然具體的成本結轉方法也都可以在此過程中得以運用。對于系統月末結轉主要針對期間費用的結轉包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與期間相關的費用的結轉。
綜上所述,將ERP系統中按西方管理會計理念及其方法設計的會計信息轉化為我國現行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實現ERP系統中的會計信息本土化具有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