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與會計、審計實踐相適應的會計、審計標準體系的框架基本形成;目前,有關部門正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對相關準則做進一步完善。這是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陳毓圭近日在“中注協/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公共部門委員會會計研討會”致辭時透露的。
陳毓圭指出,借鑒國際經驗是中國會計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以往幾年,中國會計業發展的重大舉措都得到了國際會計界的幫助。我們在制定中國會計準則、獨立審計準則過程中,自覺地借鑒了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國家的經驗。中國會計準則和獨立審計準則的建設也在近幾年當中取得重大進展,與當前中國會計、審計實踐相適應的會計、審計標準體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他表示,根據國家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推進經濟增長,要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強化各級財政預算、審計監督、財政專戶管理,所有公共部門都要精打細算,科學管理,這對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國公共會計制度提出新的要求。
背景資料
經財政部黨組研究,財政部2002年2月27日發出《關于調整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人選的通知》,建議由陳毓圭同志出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并按協會章程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根據財政部黨組建議,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處,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的規定:“常務理事會于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理事會職權”,于近期向常務理事發出了征求意見的函,對陳毓圭同志擔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秘書長是否同意,進行書面表決。3月13日前,各常務理事復函表示同意。至此,陳毓圭同志出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秘書長一職完成全部法定手續。
2002年3月14日下午,中注協召開會議。財政部人事司司長俞二牛,宣讀了財政部黨組的建議,崔建民會長主持會議并宣布了常務理事會各位理事書面投票一致同意的結果,財政部部長助理、中注協前任秘書長李勇同志作了講話,財政部分管中注協工作的部領導馮淑萍部長助理作了講話,新任秘書長陳毓圭同志感謝黨組的信任和行業同仁的支持,在講話中表示絕不辜負黨和行業的信任,一定要努力扎實工作。崔建民會長最后講話,在表示祝賀的同時也提出了對新任秘書長的希望。
陳毓圭同志現年41歲,是中注協歷任秘書長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博士生導師,為歷任秘書長中學歷最高的一位。
在就任中注協秘書長前,任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副秘書長,分管會計制度改革和會計準則建設工作。
附 陳毓圭同志個人有關資料:
1961年生于江蘇 中國共產黨黨員
教育:
1984年至1986年 中南財經大學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8年至1991年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在職博士研究生
工作經歷:
1986年至2002年3月13日,在財政部會計司工作。主要從事財務會計改革方案設計和會計準則制定,并在聯合國國際會計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以及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擔任中國代表,進行國際會計協調工作。
國際經歷:
1987年5月至10月,赴英國考察特許會計師組織和金融市場監管,參與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組建工作,提交了有關注冊會計師職業監管和培訓的多篇研究報告和建議。
1986年8月至1987年9月,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擔任國際研究員一年,深入研究了美國會計準則及其制定機制,參加者了養老金等項目的研究。
1996年至今,作為中國政府代表擔任聯合國國際會計專家組成員,參與職業會計師指南、環境會計等重要文獻的研究和討論。在2000年年會上,當選為聯合國中小企業會計制度指導委員會委員;在1998年年會上,聯合亞洲諸國代表,向聯合國經貿發會議提出了立項研究亞洲金融危機會計審計背景的議案,得到采納,并參與該項目的研究。
1998年以后,代表中國會計界擔任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觀察員參與了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并從1999年起,擔任該委員會所設立的經濟體制轉換國家會計指導委員會委員。
榮譽稱號:
曾獲財政部機關杰出青年、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稱號,領取國務院頒發的社會科學事業特殊津貼,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調查報告和專著,先后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優秀論文一等獎(1987年)、全國十佳經濟讀物(1992年)、國家圖書獎(1994年)、中國會計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1999年)。
兼職:
兼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院校兼職教授中國中青年財務成本研究會會長。
另,據中注協網站信息:2002年3月14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公告稱:根據財政部建議,依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有關程序,經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常務理事一致同意,并報財政部批準,陳毓圭同志即日起接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