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在經濟穩定增長中起著監督和約束的作用。
一、內部審計簡介
1.現代內部審計是一種監督權朝上的審計。一個良好政治體制的建立、一種法律約束力的不斷加強、一種優秀社會文化氛圍的營造,都離不開內部審計的監督。內部審計為營造透明和公開的、以及來自百姓階層的民主監督氣氛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往的外部審計多少都帶有“官”對“民”的監督色彩,而現代內部審計則具備“民”對“官”的監督作用以及“百姓自我監督”的功效。特別是在各項管理體制越來越完善、實現民主的范圍越來越大、各種責權關系越來越明確的環境下,這種內部審計的監督制約特征將會更加明顯。
2.內部審計具有“內向型審計”的顯著特點。內向型審計是一種對內進行檢查和評價,并為組織高層管理者提供建設性意見的審計活動。內部審計的本質目標是對內揭示和評價企業各種潛在的控制風險,或者為了糾錯防弊、防微杜漸。內部審計的核心特點表現在與外部審計共同作用下來鏟除舞弊滋生的土壤,實現“標本兼治”的根本審計目標。
3.內部審計具有檢查和評價范圍的廣泛性。國家審計一般具有特殊項目審計的特點,民間審計也常常傾向于會計報表項目的審計范疇。而內部審計除了檢查評價企業財務信息質量以外,無論是舞弊審計,還是環保審計、管理績效審計以及計算機審計,也不管是事前審計、事中審計還是事后審計,都可以靈活、及時地進行。內部審計的監督機制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4.內部審計具有前瞻性、整體性和長遠控制戰略的特點。從制定企業控制計劃到設計企業長遠控制戰略,從制定企業近期目標到逐步建立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局部均衡到整體均衡,從考慮企業微觀利益到兼顧社會宏觀利益,建立和健全內部審計機制始終貫穿于各個管理程序。
二、內部審計在防止和查處舞弊中的重要作用
1.內部審計使預防和查處舞弊及腐敗,從“埋雷、釣魚”走向“拉網”。反腐敗的方法和手段有許多種。前幾年的國務院稅收、物價、財務大檢查活動,通過企業自己先“自查自糾”,然后被動接受外部檢查,這種方法被老百姓形象地稱為“釣魚”。近幾年又試行了稽查特派員小組審計,也使用了先自查自糾后對其進行外部檢查的方法,并長期進駐國有大中型企業以預防和打擊舞弊,這種方法被稱為“埋雷”。而目前蓬勃興起的、廣泛的內部審計監督方法,則被老百姓形象地比喻為“拉網”。如果每個企業都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每個行業都建立起獨立的監督約束機制,各種舞弊和腐敗都會喪失蔓延和滋生的土壤。
2.內部審計使預防和查處舞弊及腐敗,從“斷一指”到“斷十指”。在打擊舞弊和腐敗的嚴肅斗爭中,人們往往流傳著一句諺語“傷十指不如斷一指”。但是,筆者認為這種打擊力度,從思想上就存在不徹底性。為什么從道義和思想上,就不能把“斷十指”作為整治和打擊舞弊及腐敗的決心呢?
內部審計是使整治腐敗活動從強制性轉向自發性和群眾性的活動。正是因為內部審計具有自下而上的監督作用以及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的功效,現代各級政府和國際社會,已經普遍把建立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作為加大各種內部控制的有效舉措。從以前的強制性審計監督到自發審查和評價企業內部的各種潛在風險,從被動地發現和評價企業存在的高風險控制區域,到主動地預防和控制高風險的出現,并建立各種風險控制模型,加上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舞弊預測,內部審計已經基本實現把舞弊限制在最低的程度。腐敗的本質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必須借助于建立一種群眾性的監督機制來予以查處。
3.內部審計使預防和查處舞弊及腐敗,從懲治“碩鼠、惡鼠”到懲治“貪貓”。內部審計運用有效的人力資源測評技巧和充分發揮離任審計的重要作用,不僅可以真正明確各種利益關系并杜絕關聯交易,還可以實現權責明確并充分調動管理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內部審計能有效地保證管理者得到應有的經濟補償并激勵各級管理者。內部審計為杜絕高層腐敗現象提供了客觀條件。
內部審計增強了行業自律精神,內部審計還涵蓋了一種優良的企業文化及社會文化,使腐敗不再有產生的根基和土壤。并且,利用內部審計的有效溝通及協調方法,企業可以建立起一種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團隊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圍,從而徹底杜絕“越權、侵權、強權甚至濫用職權”等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