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商業銀行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對于正確評價商業銀行領導人員任期內的經濟責任,促進商業銀行領導人員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資產質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商業銀行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尚處于試行階段,審計機關和商業銀行內部都在積極探索商業銀行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內容和評價方法。本文結合對商業銀行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一些情況,對審計中應把握的重點內容和評價方法作一分析。
一、審計評價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
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是領導人員任期內各項工作成果的最終體現。目前,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對于商業銀行監控和考核的經營指標很多,各商業銀行系統內部用于考核和管理的各項指標也不少。依據商業銀行應遵循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經營原則,結合我國商業銀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運作的特點,對商業銀行領導人員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應重點圍繞業務發展指標、安全性指標、流動性指標、盈利性指標的完成和增減情況進行審計評價。
業務發展指標用來評價任期內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發展水平和領導人員的市場開拓能力,包括資產、負債的總體增長情況,存、貸款的增長和市場份額占有情況,以及其他中間業務品種的拓展情況等。安全性指標用來評價任期內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程度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主要包括資產質量狀況和資本充足率情況。資產質量主要是不良貸款的占比及增減變化情況,各種墊款及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擔保等其它表外資產的質量狀況等;資本充足率即資本凈額占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比例,重點分析該比例是否符合國際通行的慣例和人民銀行監管規定。流動性指標用來評價任期內商業銀行在經營中隨時滿足存戶兌付現金及重要廠商獲得貸款要求的能力,主要包括資產流動性比例、存貸款比例、中長期貸款比例以及備付金率等。盈利性指標用來評價任期內商業銀行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最終實現利潤的情況,包括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增減變化情況,利息回收率、資產利潤率、資本利潤率或股利分配率等。上述指標的基礎數據可通過銀行的綜合計劃部門、信貸部門和財會部門的法定統計報表和決算報表取得,并加以審計核實。
二、審計評價損益的真實性及財務會計制度的執行情況
損益是商業銀行領導人員任期內經營成果的綜合體現。損益的真實性及執行財務會計制度情況的審計,應有針對性地抓住對損益影響較大和帶有傾向性、普遍性的問題。一是審計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分析匯總報表及分支機構的財務會計報表,通過賬賬、賬表、電子與紙制報表的核對,審查有無多報、少報或隨意調整盈虧等問題。二是審計各項收入和支出的真實性。在完全弄清應收應付利息、表內表外利息核算方法的基礎上,重點審核對收支影響較大的利息收支,金融機構往來收支;結合業務經營的品種,本著“有業務,就應有收入”的一般原則,核實各種中間業務的收入、各項投資和固定資產處置清理收益是否全部計入賬內;核實各項準備金提取和核銷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是否存在不按規定隨意調整損益,多計、少計各項收支,轉移截留收入,虛列支出等問題。三是審計固定資產的真實性和合規性。審查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是否嚴格劃分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基本建設項目是否符合國家基建程序,各項固定資產購建資金來源是否合規,有無占用信貸資金、截留收入、虛列支出和以物抵貸、以租代購等購建或變相購建固定資產問題;固定資產賬實是否一致,有無賬外固定資產等問題。四是對審計發現的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說明損益的真實性程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界定領導人員應負的直接責任和間接責任。
三、審計評價資產質量的真實性及金融法規的執行情況
信貸資產質量是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生命線。一是審核信貸資產質量的真實性。抽查正常類貸款,核實有無未按規定通過“借新還舊”、“更換借據”等方式將不良貸款列入正常類貸款,導致貸款形態反映不實的情況;審查各項墊款和表外業務,有無通過各種違規操作,隱瞞不良資產的問題。二是審查貸款“三查制度”執行和違規放貸情況。詳細審查任期內新發放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看其是否存在有章不循、“三查制度”執行不到位、違規放貸等原因形成的不良貸款。三是審計業務經營的合規性。結合財務收支和自辦公司的審計,加強對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及擔保等業務的審查,是否存在高息攬存、賬外經營、違規簽發銀行承兌匯票、違規辦理信用證、違規擔保、信用卡惡意透支和逃套外匯等問題。四是綜合分析資產質量的真實性,對隱瞞不良資產、違規放貸、賬外經營等違反金融法規的行為,分析原因并界定領導人員應負的直接責任和間接責任。
四、審計評價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健全有效情況
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審是現代審計的重要特征。內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經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與水平。審計中,一是測試商業銀行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按照有關金融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等,重點了解、查閱財務會計和業務經營方面的內部控制文件和記錄,測試、觀察并訪談內部控制運行情況。如,財務方面是否建立健全了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管理和控制制度,信貸方面是否建立了以信貸資產質量為中心的風險防范體系等。二是驗證各項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執行。結合損益、資產質量和執行財經金融法規的審查進行實質性測試,檢查分析是否存在有章不循、有令不止、違反制度等現象。三是對領導人員任期內內部案件發生情況進行原因分析。通過審查紀檢、監察、稽核等部門的案例報告,掌握商業銀行內部發生的經濟案件情況,分析發案率和發案點,揭露內控制度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同時看其是否按規定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四是對內部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界定領導人員的直接責任和間接責任。
五、審計評價重大經營決策及其結果情況
商業銀行領導人員作出的重大經營決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銀行的發展與興衰。一是事先擬好提綱通過座談會和個人談話的方式,對領導人員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重大經營決策及其結果情況進行了解。二是注重審閱有關工作和經營情況的總結報告、領導人員講話材料、述職報告以及會議紀要等資料,全面了解領導人員任期內重大經營決策的事項、程序、實施情況和產生的效果情況。三是結合資產負債損益的審計,綜合分析經營決策的結果。對商業銀行經營產生了重要正面效果的決策,應以事實和數字為依據予以肯定;對造成不良后果的重大問題應進行原因分析并界定領導人員的直接責任和間接責任。
六、審計評價執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情況
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機構體系的主體,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分析執行宏觀經濟政策情況,可以反映商業銀行領導人員的政治覺悟和大局意識。結合商業銀行領導人員任職期間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發展變化情況,以及不同時期出臺的重要法律法規情況,通過查閱任職期間各年度的年終工作總結、年度信貸業務分析報告、領導人員的述職報告和銀行匯報材料等,分析領導人員任期內執行宏觀經濟政策情況。是否有效地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并自覺服從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監管,如自辦實體清理脫鉤工作是否徹底,違規賬外經營等問題是否清理并杜絕等;是否根據不同時期國家的總體要求積極支持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生產和建設,支持企業深化改革,資產重組,促進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等。
七、審計評價個人廉政和遵紀守法等情況
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促進領導人員廉潔勤政的一項重要措施。商業銀行領導人員個人的廉潔勤政、遵紀守法情況也應列入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內容。審計人員可通過向外部的有關監管部門和銀行內部的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員工進行調查了解,對群眾反映的有關問題進行核實,結合對資產、負債、損益情況的審查,對商業銀行領導人員任職期間是否遵紀守法、廉潔自律,有無以權謀私等個人經濟問題進行評價并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