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的頒布實施,縣級審計機關對鄉鎮主要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正逐步展開。現就如何搞好這項工作,談幾點想法,與廣大同仁商討。
一、審計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1工業總產值完成任務不實。大多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鄉鎮,其領導干部為了完成上級分配的各項工業經濟指標,編制虛假統計報表。如某一鄉鎮企業明明全年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可在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與企業辦的統計報表上,其產值、銷售、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比實際多了10倍以上。
2財政收入不實。鄉鎮領導干部為了完成任務,突出政績,親自出面空轉收入,虛增財政收支規模,或截留上級財政收入作為本級預算收入。財政資金空收空支、虛增財政收支規模,主要是虛增其他收入及企業所得稅。截留上級收入的方法主要是將金融(農村信用社)營業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及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其他稅收的名義,混級繳入地方金庫。
3在農業特產稅征收方面,存在按人均攤的現象。另外征收上來的特產稅,沒有及時全額地上繳地方金庫,存有直接返還和獎勵管理區、村組干部的問題,或將農業特產稅以“新財源培植基金”、“新增教師工資”的名義直接坐收坐支,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4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用于彌補鄉鎮經費不足。其擠占挪用的主要款項有統籌款、計劃外生育費、民政經費以及以工代賑資金等。
5農村基金會及民政互助儲金會財務管理混亂。由于“兩會”財會人員多數沒有專業技術技能,會計核算方法不正確,本應采用權責發生制,卻采用收付實現制,與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不符,且高息攬儲、高息放貸、賬外經營行為屢禁不止。
6白條抵庫,個人借款長期不還。主要是計生部門與農經部門借支公款現象較為普遍,多數是主要領導干部簽字同意副職領導干部借支公款,公事辦完之后,而長期不與會計結賬。
7投資興辦實體大多效果欠佳。不少鄉鎮領導干部為了發展鄉鎮企業,或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上項目,但是由于辦企業缺乏新型管理人才和熟練的技術工人,產品質量低劣,積壓嚴重,企業連年虧損;調整種植結構,由于農業技術服務跟不上、管理方法滯后,造成損失嚴重,投資成為泡影。
8領導干部互相比闊,鄉級財政赤字有增無減。雖然鄉級財政收入困難,但個別領導干部卻違反國家規定,頻頻更換手機,更換小汽車,既增大了財政赤字,又影響了干部形象。
二、審計工作中應采取的主要方法
1要精心組織制訂可行有效的審計方案,審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緊密協作,不能各自為政,相互查證的有效資料要互相對照,從中發現疑點。這樣既可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又可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2賬面審計要與銀行賬戶審計相結合,查清預算內外資金的來龍去脈,找出問題的癥結。
3現金盤點要與實物盤點相結合,看賬物是否相吻合,有無實物遺失現象。
4審查財務會計資料要與審閱相關資料相結合。不能忽視查閱與財務會計資料有關的預算文件、報告和批示等。
5審計要突出重點,不能等同于常規的一般審計。任期經濟審計,涉及面廣,內容較多且繁雜,時間跨度一般較長,因此在工作中要突出重點,圍繞鄉鎮經濟工作重心即按其投入資金較多的農田水利建設和鄉鎮、公路建設以及中小學校改擴建等重點項目作為審計重點內容,看資金來源渠道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支出項目是否合理、合法及有效。
6審計報告評價撰寫,不能等同于一般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此評價要站到較高層次,依據國家的財經法規及地方經濟工作目標,評價其任期經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取得的工作政績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