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要:隨著我國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過渡,大學生就業環境日趨激烈。就業中的性別歧視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探討和分析女大學生就業中的性別歧視不僅僅是回答女大學生何以就業難的問題,而且對營造兩性平等競爭、就業機會平等的勞動力市場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士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
1 女大學生就業中性別歧視的表現
1.1 就業機會的性別歧視
首先,女大學生就業空間相對狹小,不少用人單位干脆在招聘啟事中聲明不招女生。除了這些明目張膽的顯性“性別歧視”外,還有許多用人單位則采取了陽奉陰違的辦法,表面上一視同仁,不論男女,求職簡歷來者不拒.但在面試通知時卻是有男無女。用人單位有意或無意地對女大學生進行職業上的分流、隔離或封鎖。制造高學歷依然無法跨越的職業門檻,使得很多女大學生只能集中在辦公室內勤、小公司秘書、餐飲美容行業、市場銷售等傳統型的與專業不對口的職業上。其次,女大學生在找工作時,沒有擁有與男生相同或相等的就業機會(即“同民同工”)。也就是說,女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要大于男同學。有些用人單位對男性的偏向十分明顯,也許是受到所謂的“女人是弱勢群體”這種觀念的影響,在男女生同等條件下、甚至男生處于輕微劣勢的情況下也傾向于錄用男生,或者提高錄用女生的標準,給女大學生增加了比男同學要高得多的求職、就業成本。
1.2 職業待遇的性別歧視
在相同的工作中,女大學生無法得到與自己工作能力相符的工資報酬(即“同工不同酬”)。簽約單位對男生擬付的月工資水平要高于女生。性別對女大學生報酬率的影響比對大學生就業率的影響更為顯著。目前存在著部分女大學生就低謀職的現象,為了能得到工作,有相當一部分女大學生寧可降低門檻。與男同學相比,女大學生就業質量要低得多。
1.3 發展機會的性別歧視
相對男大學生來說,企業認為女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較短,工作的連續性較差,不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條件都不如男大學生優秀,特別是由于人為的歧視因素,女性獲取高層次職位的機會遠遠少于男性。從總體上看,女性在智力型職業中的比例小,在體力型職業中所占比例大。由此可見,發展機會中的性別歧視在就業中是極為嚴重的。
2 女大學生就業中性別歧視的原因分析
2.1 傳統文化偏見的影響
在傳統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我國封建社會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等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始終處于弱勢地位,雖然今天已進人知識經濟的時代,法律也明文規定男女平等,但是這種社會偏見和性別歧視依然存在。一方面,社會在對女性的理解上,普遍認為女性的優勢在于心細、有著較強的記憶和學習能力,但是卻缺乏創新精神和開拓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新精神和開拓力恰恰是一個企業在競爭中獲勝的法寶,因此一些企業盡量避免錄用女性應聘者。另一方面,受長期以來社會對女性角色期待的影響,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賢惠溫淑、端莊持重、遵守傳統、相夫教子。傳統觀點認為,女性在結婚之后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不利于專心工作和事業開拓,這使得許多單位拒絕接受女性。傳統的社會性別意識使得用人單位片面夸大女學生的負面效應。讓很多德才兼備、學有所長的女大學生,連參與面試進入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用人單位冷酷無情地拒之門外,在實際擇業中處于劣勢地位。
2.2 用人單位利益驅使的影響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講求“經濟人理性”,追求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單位都在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由于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使得女大學生的成本要高于男大學生。首先,女大學生工作不久便會面臨婚育等系列問題。用人單位需要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我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女職工按規定享受的產假期間,工資照發。用人單位必須支付女性產假期間的工資獎金,承擔崗位空缺填補成本,造成直接成本。另一方面,生育問題使女性產生工作生涯的中斷,重返工作崗位后又需要一段時期的恢復和調整,由于相關法律的制約,重返者的工資水平不能低于退出時的水平,這樣用人單位就要承擔由此帶來的成本負擔。其次,從長遠來看。女職工的退休年齡一般要比男職工提前5—10年,這就意味著,她們比男職工們要少貢獻5—10年,而多拿幾年的工資,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單位的成本。再次,由于生理等多種原因,女大學生到工作單位后,用人單位不能根據工作需要隨意安排工作。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使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用人單位對女性實行非準入機制。還有我國盡管在法律中明文規定男女平等,但由于對違法主體缺乏具體的罰則,所以對用人單位難以約束。
2.3 相關的法律政策不健全
關于性別歧視,我國目前尚無一部完整的關乎于此的綜合性法律,《反就業歧視法》的制定尚未被提上議事日程,相關條文只散見于各種法律之中,而且僅有禁令卻無罰則,勞動監察缺失,司法渠道不明。以我國《勞動法》第13條為例,“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之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婦女的錄用標準。”禁令雖有,卻無任何可操作性,哪個部門負責監察、將采取何種懲戒措施懲罰違法企業都不得而知。因為無論立法機關還是司法機關,都沒有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將反對就業歧視的法律條文落在實處。可以講,立法的缺失在客觀上縱容了就業歧視的暢行。
2.4 女大學生自身原因
傳統性別角色的分工,使得社會對女性產生了一定的偏見,女大學生盡管接受了高等教育,也無法完全擺脫這種長期形成的價值觀。很多女生自身給自己一個較低的定位,形成了一種社會性別自我歧視。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有些女大學生好高騖遠,就業觀念不現實,她們認為自己受的是高等教育,大學畢業后就應該“坐辦公室”,就應該是“白領”,而不愿意去工地、去車間、去基層鍛煉。她們大都喜歡選擇比較穩定、輕松和風險小的工作,相對于男生,她們更喜歡選擇待遇高和環境好的單位,而對于一些競爭性強、挑戰性大的職業,她們大都不愿意接受,甚至不敢問津,也缺乏競爭意識。這不但給外界形成了女大學生思想保守、觀念陳舊、怕苦怕累、享受思想嚴重的主觀印象,也影響了用工單位對女大學生的選擇。而且她們自身在自我否定中放棄開發自身潛能的努力,即使那些有才華的女大學生也往往在“我不能”的陰影中錯過了就業良機。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們在擇業時的期望值要高于普通女性,她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充滿一種“浪漫”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大部分女大學生把“國家機關”、“外資企業”作為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把“大中城市” 作為理想的就業選擇,有的女生還希望未來的工作單位有“出國”、“培訓”等機會。和男生相比,女生不愿意下調對工作的期望值,這也成為一些用人單位不愿意錄用女生的原因之一。
3 女大學生就業中性別歧視的對策分析
3.1 社會要加大宣傳性別文化的觀念
傳統文化中的性別差異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要消除就業領域的性別歧視,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性別差異觀念。全社會要致力于消除性別歧視,樹立公平的競爭意識,做好輿論宣傳,對女大學生工作能力給以客觀、公正的評價。以消除社會對女性的偏見。為了消除就業的性別歧視問題,從根本上要轉變觀念,剔除“男尊女卑”的封建落后思想,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應該把女性的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為此,全社會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觀念中的性別歧視和性別偏見,廣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樹立公平競爭意識和平等意識;傳媒要加大對成功女性的宣傳;要改變社會對男女價值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女大學生的優勢。促進男女兩性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3.2 用人單位要轉變用人理念
用人單位要從企業長遠利益出發,在招聘人才時不能僅考慮近期的經濟利益,而應從企業文化內涵、崗位需求、人才素質、性別比例等更為長遠和可持續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雖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用人單位拒招或少招女性是規避女性自然附著成本的一種理性選擇,但是,對女性自然附著成本的進一步分析表明,減少女性自然附著成本需要政府制定相應政策,也需要用人單位轉變用人理念,消除對女性的偏見。剛走出校園的女大學生具有自身的優勢和好學的精神,用人單位要轉變“女不如男”的用人觀念,科學認識女性作為人力資源的價值,做到唯才是舉,給女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女大學生受到賞識后,就會完全接受用人單位的文化觀和價值觀,與用人單位榮辱與共,竭盡全力為其服務。同時,在工作中男女合作會對提高工作效率、優化人際環境具有相當的積極作用。
3.3 政府要加強有關立法工作
要消除就業的性別歧視,最強有力的武器還是法律。政府要加強立法工作,建立平等的就業制度,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保障女大學生就業的各種權利,消除就業市場的性別歧視,給女大學生提供一個公平的就業環境。對違規企業從嚴從重處罰,使性別歧視的機會成本遠遠大于收益,而企業與生俱來的成本觀念便會自動發揮作用,制約企業不再歧視女生。鑒于就業中性別歧視的隱蔽性。當前很難對用人單位的歧視行為進行處罰。因此建議設立專門的性別平等政策評價監督機構,對招聘單位性別就業比例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處理和糾正性別歧視行為,保障女大學生的就業平等權。同時,法規的出臺也有助于促使政府的行為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3.4 女大學生自身的應對策略
要解決女大學生就業歧視問題,除了社會、用人單位和政府的努力外,女大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全面提高也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不少女大學生容易在“女大學生就業難”的說法影響下產生畏難的心理。在面臨就業問題時,女大學生要克服自卑心理,消除心理上的自我歧視,要有足夠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要在競爭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要堅持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相信自己和男生一樣有實力,要敢于競爭,克服自卑、膽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狀態。以優秀的表現證明自身的價值,改變社會及用人單位對女性的不正確認識。同時,女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一定要順應時代的要求,要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實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確定合適的就業期望值,做好從基層做起的準備,擺脫“大城市、高薪水、舒適崗位”等想法的局限。
消除女大學生就業中的性別歧視、保障女大學生的平等就業權利、提高女大學生的就業比例,是我國經濟現代化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會要共同努力,從政府、社會到個人,都要沖破傳統的性別歧視與偏見,為女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使她們成為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論秘書與同事關系的處理方法
下一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英語教材選擇研究
Copyright © 2000 - m.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大乳肥臀一级毛片 | 一区免费在线 | 久久不射网 |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 亚洲精品一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 | 美女网站黄免费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 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毛片 | 亚洲区国产区 |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激情五月 | 国产专区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淫影院 | 最新日韩精品 |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a级毛片免费播放 |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三区 | 午夜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成人在线毛片 | 日韩欧美三区 | 国产精品99999 | wwww.国产|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成人国产在线视频 | 日本啊v在线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粉嫩 | 久久偷窥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亚洲精品自拍偷拍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福利久久 | 国产1区 | 日本午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