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軟件市場雖然沒成為輿論的焦點,卻成了市場爭奪的焦點。究其因,是企業管理軟件市場上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長大了”。于是,大家開始爭奪著這批未來的用戶。
其實,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在早期的概念是很原始的,即是進銷存和“傻瓜”式財務管理,期間正值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國內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軟件市場,“明星”、“王特”、“協力商霸”、“打天下”、“管家婆”等,形成“群雄逐鹿”的市場格局。其中尤其以“管家婆”“不懂會計也能管帳”的市場定位,在市場上得到龐大用戶群的信賴。
然而市場的需求隨著“中小企業”的成長,現在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國內中小企業大多從業人員從關心管賬,開始關心“管理”;從沒有專職會計,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專職會計。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具備一定的管理基礎,需要圍繞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建立起對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的核算體系,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的及時、準確的財務數據參考。于是原來的“傻瓜”式的財務管理已經不夠用了。
相對于大中型財務軟件而言,這部分企業正逐漸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中小企業“標準財務”軟件的市場。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塊市場對中高端市場沒有價值。2002年10月,金蝶揮劍直指中小企業,推出轉型后的首款千元級的財務軟件——“金蝶2000系列XP版”。畢竟,中小企業漸漸長大之后,將會生成一塊不容任何軟件供應商忽視的市場。
金蝶也明言,其實迷你版的財務軟件不會有很大利潤空間,但只要應用了金蝶迷你版產品,用戶就可以平穩地升級到金蝶2000XP標準財務軟件,甚至是ERP系統。顯然,金蝶在進攻高端的同時,也特意搭了把梯子給中小企業的兄弟們。金蝶看中的是他們成長的潛力。
我們注意到,而與金蝶同屬IDG投資體系下的廣州速達軟件公司,在上市之前,即以美國Quickbook財務軟件為藍本,在國內推出的“速達”系列標準財務軟件。速達目前并沒有向管理軟件中高端市場擴張的打算。
然而,用盡8年時間占領中小企業“傻瓜化財務”市場的任我行可不這么想。任我行也盯住了中小企業市場這部分向上變化的用戶需求,推出了“天地一網通——網絡化分銷管理軟件”、“管家婆標準財務軟件”等產品系列。
不難看出,低端的軟件供應商隨著用戶的需求提升而向中端市場突破,而中高端軟件供應商向上擴張的同時也不忘記向下延伸。無論對誰而言,擁有一個龐大而忠實的客戶群,才是最終致勝的最大資本。這一點比擁有好的產品還重要。中小企業市場競爭的熔爐里面,不斷地出爐一批批成熟起來的用戶,誰最能把握住他們的需求呢?
《計算機世界》評論:標準財務——直面中小企業長大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