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層控股關系下的合并會計報表
(一)母子孫公司結構下的權益法和合并會計報表
在子公司為一個集團或者說其下屬還有子公司(對母公司而言,為孫公司)時,母公司應以子公司的單體會計報表凈利潤還是合并凈利潤來作為實施權益法的基礎,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實務當中,一般有三種做法:第一種是以子公司的合并凈利潤作為權益法的核算基礎。第二種是以子公司的單體會計報表凈利潤作為權益法的核算基礎。第三種是以子公司的單體凈利潤與合并凈利潤兩者中較低者作為母公司權益法的核算基礎。
上述三種做法都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在實務中也都有人采用。相比之下,筆者認為第二種方法更為科學可行。根據有關法規的精神,母公司的凈利潤是利潤分配的法定標準,而合并會計報表更多的是一種會計行為,故而母公司在實施權益法時還是以子公司的單體凈利潤作為基礎較妥。
在確定了權益法的核算基礎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在多層控股關系下,也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即順序法和同步法。順序法先編制子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再編制總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同步法不編制子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而是直接將集團隸屬的子公司放在一起編制總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當子集團按法定要求必須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總集團合并會計報表采用順序法比較適當;另外,當集團多層結構中涉及的下屬公司較多時,也應采用順序法。當子集團不需單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且納入合并范圍的公司數量不太多時,可采用同步法編制總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以免去中間繁雜的合并過程。當母公司直接和間接合計擁有另一公司50%以上的股權時,只能采用同步法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二)母公司以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另一公司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時投資收益的核算和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
在實際工作中,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投資孫公司的情況比較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均采用權益法核算,則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相對比較簡單。如果子公司持有孫公司的股權比例在20%以下,則按制度規定不能采用權益法核算,此時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下面筆者將通過一個實例來探討這一問題。
例1:假設A公司持有B公司90%的股份,持有C公司45%的股份,同時B公司持有C公司10%的股份,A、B、C公司1999年度的簡要會計報表如下(單位:人民幣萬元,下同):上例中,A公司按45%的比例核算C公司的投資收益,B公司對C公司的投資收益采用了成本法,即在實際收到C公司分配的現金股利時,才作為投資收益入賬。而實際上A公司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C公司的股權比例為54%(45%+90%×10%),對于間接持有的這部分股份在合并會計報表中應如何處理,實務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從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出發,實際上A公司擁有C公司54%的股權,故A公司應按54%的比例核算C公司的投資收益(應扣除B公司已實現的收益);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在計算A公司對C公司的投資收益時,只能按45%的比例計算,間接持有的股份只能作為合并調整事項在合并會計報表中進行反映。筆者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因為權益法的計算,依托的是法律主體,而合并會計報表依托的是會計主體,就法律主體而言,A公司對C公司的投資比例只能是45%;就會計主體而言,A公司對C公司的投資比例才是54%。
根據上述資料,編制合并調整分錄:
(1)在合并會計報表中調整對C公司投資收益(應扣除B公司已實現的收益1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C3.5(10%×90%×50-1)
貸:投資收益3.5
(2)批銷B公司的股東權益
借:股本500
盈余公積20
未分配利潤80
貸:長期股權投資——B540
少數股東權益60
(3)抵銷B公司的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B90
少數股東損益10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20
未分配利潤8O
(4)抵銷C公司的股東權益
借:股本200
盈余公積10
未分配利潤30
貸:長期股權投資——C131.5少數股東權益108.5
(5)抵銷C公司的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C27
少數股東損益23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10
利潤分配——分配股利10
未分配利潤30
根據上述資料編制合并工作底稿如下:
我們可以用少數股東權益來驗證合并會計報表的正確性:
B公司少數股東權益=600×10%=60(萬元)
C公司少數股東權益=240×45%=108(萬元)
還有0.5萬元實際上是B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因為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權比例為90%,在調整對C公司的投資收益時,有10%應該屬于B公司的少數股東。當然,我們在調整對C公司的投資收益時,也可以直接按10%的投資比例計算,即上述第1筆調整分錄的投資收益為4萬元,但必須同時做一筆轉銷分錄,即借記“少數股東損益”科目,貸記“少數股東權益”科目,金額為0.5萬元。兩種不同會計處理方法下的合并會計報表將完全一致。
二、企業集團內部交叉持股下的合并會計報表
企業集團內部各企業相互持股是一種特殊的間接持股,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集團內部各企業間接持有自己的股份。在合并會計報表時,一般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一種是交互分配法,另一種是庫藏股法。下面分別說明這兩種處理方法在交叉持股中的具體運用。
(一)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以權益法為基礎處理企業集團內部相互持股,通常將持股子公司的股權投資賬戶與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賬戶相抵銷。該方法的理論依據是,子公司所持有的母公司股份被視為推定贖回,在母公司賬上直接調整股東權益項目和對子公司投資項目,亦即與子公司持有的這部分股份所對應的母公司股東權益在合并會計報表中不再體現。
由于兩個公司之間交叉持股,利潤相互交叉,兩家公司按權益法核算的凈利潤并不能直接得到,需要通過代數方法解聯立方程來確定雙方的凈利潤,借以進行權益法核算。
交互分配法雖然較為準確,但計算比較復雜。有人認為,交互分配法違背了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持續經營假設,采用的是中止經營基礎;它過分強調了相互持股的法律形式,忽略了經濟實質。因為從本質上講,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份是企業集團的庫藏股,理應按庫藏股法進行會計處理。
(二)庫藏股法
庫藏股法將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普通股份視為企業集團的庫藏股,因而,子公司賬上的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按成本加以保留,在合并會計報表上將其從所有者權益中扣減。下面將通過具體例子來說明庫藏股法的實際運用。
例2:假設A和B兩個公司,其中A公司持有B公司90%的股權,B公司同時持有A公司10%的股權,1999年度A、B兩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分別為100萬元和10萬元,其余資料見合并工作底稿,A、B公司分別作如下會計處理:
A公司:
(1)記錄從B公司收到股利
借:銀行存款9
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9
(2)按B公司的凈利潤確認投資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90
貸:投資收益90
(3)因A公司支付給B公司的股利已包含在B公司的凈利潤中,應予以抵銷:
借:投資收益——B10
貸:利潤分配——股利10
B公司:
記錄認A公司分得股利
借:銀行存款10
貸:投資收益10
同時,編制合并抵銷分錄如下:
(1)抵銷B公司的股東權益和A公司的投資
借:股本500
盈余公積20
未分配利潤70
貸:長期股權投資——B531
少數股東權益59
(2)抵銷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90
少數股東損益10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20
——分配股利10
未分配利潤70
(3)抵銷B公司對A公司的投資
借:庫藏股250
貸:長期股權投資——A250
根據上述資料,編制合并工作底稿如下:我們同樣可以用少數股東權益來驗證合并會計報表的正確性,B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590×10%=59(萬元),與合并會計報表中的少數股東權益一致,這說明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是正確的。
相關熱詞: 合并會計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