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中外企業在平等的環境下競爭,一些對企業更為有利的法律、法規將在今年內相繼出臺。在近日召開的“中國對外貿易新政策暨國際貿易新動態論壇”期間,國家有關部委負責政策制訂的官員介紹了今年準備出臺的一系列外經貿法規以及對企業的影響。
會計所核實外資到位情況
國家外匯管理局法規處處長曹利群透露,今后對于外商投資企業的驗資方式將有重大改變。外商投資資金的實際到位情況要通過會計師事務所來核實,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到外匯管理局核實外資企業相應的資金收入情況。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外商投資企業的質量。
企業可網上開立外匯賬戶
曹利群透露,國內企業今后開立外匯帳戶的手續將更加簡單。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絡,很方便地完成開立帳戶的一系列的程序。另外,為給企業一個更為寬松的經營環境,在出口核銷方面,將由目前的逐筆核銷,改為按月核銷。
放松服務貿易項下的外匯管理,使單證更加規范,使憑證更加標準化管理,個人用匯、非貿易項下用匯的要求都將有所松動。
外匯管理近期目標是要落實經常項目項下的完全可兌換。在回答記者關于“在資本項下人民幣何時可自由兌換”的問題時,曹利群說,人民幣最終將實現完全可兌換,但現在還沒有一個時間表,這需要相應的經濟部門的配套與配合。她還說,中國在加入世貿議定書中,對外匯方面沒有具體的承諾。
遠期外匯買賣尚在試點
有企業代表詢問國家外匯管理局對遠期外匯買賣的政策,曹利群認為,遠期外匯買賣目前只是一個試點,并不成熟,不同企業有不同的需求,但在短期內不會在全國進行推廣。遠期收付款主要是信用證項下的收付匯,服務貿易項下的外匯交易目前尚未開展。試點的好處在于企業只需到銀行就可以辦理相應的手續,而不必為了一點小業務,還要到外匯管理局進行審批。
系列外經貿法規年內出臺
與會官員透露,上月28日新修訂的商檢法在人大獲得通過以后,今年還將有一系列的同外經貿有關的法律和法規出臺,包括《外資法》,《專利法》,《保險法》,《對外貿易法》,《海關條例》,《原產地條例》等等。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