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實行價外稅以后,首先存貨成本中不再含稅,購入貨物中已支付的增值稅額有確切的證明,為會計上單獨核算提供了準確的依據;其次銷售收入中不含稅,交納的增值稅不再計入損益,與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掛鉤。
企業實行增值稅后,變化最大的為“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其借、貸方相應增加了很多核算內容,其期末余額反映的經濟內容與過去也不完全相同!皯辉鲋刀悺泵骷毧颇康慕璺桨l生額反映企業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和實際已交納的增值稅;貸方發生額,反映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交納的增值稅額、出口貨物退稅、轉出已支付或應分擔的增值稅;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稅;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交納的增值稅。
在這種情況下,“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的借方既要反映已交稅金,又要反映進項稅額;貸方既要反映銷項稅額,又要反映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等情況。因此在賬戶設置上采用多欄式賬戶的方式,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中的借方和貸方各設若干個專欄加以反映。主要設置以下幾個專欄:
“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已交稅金”專欄,記錄企業已交納的增值稅額。企業已交納的增值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多交的增值稅額用紅字登記。
“銷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銷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銷售貨物應沖銷的銷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出口退稅”專欄,記錄企業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后,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出口貨物退回的增值稅額,用藍字登記;出口貨物辦理退稅后發生退貨或者退關而補交已退的稅款,用紅字登記。
“進項稅額轉出”專欄?紤]到有些企業在購進貨物時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進項稅額已經記錄到“進項稅額”專欄,但具體使用時又用于非應稅項目,或者發生非正常損失,或者其他原因。按照稅收條例規定,這些進項稅額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相應轉入有關的科目,因此設置了“進項稅額轉出”專欄,記錄企業的購進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務的示范格式如下: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略 借 方
合 計 進項稅額 已交稅稅金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 方 借或貸 余額
合 計 銷項稅額 出口退稅 進項稅額轉出
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
一般納稅人有關增值稅的賬務處理包括與銷項稅額有關的賬務處理、與進項稅額有關的賬務處理和稅款繳納的賬務處理。
1.銷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對外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涉及到銷項稅額的賬務處理,在發生視同銷售行為時也會涉及到銷項稅額的賬務處理。銷項稅額直接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的銷項稅額專欄。
。1)正常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賬務處理。正常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是指按照增值稅條例規定對外通過商品交易行為形成的銷售和對外提供勞務。對于這類業務,一般按照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款,借記“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按照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按實現的銷售收入,貸記“產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如果銷售實現后,又發生退貨,在辦理退貨手續時,也應調整相應的稅款。
(2)視同銷售業務的賬務處理。視同銷售業務包括納稅人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作為資產對其他單位進行投資;無償贈送給他人;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業務。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用于建造固定資產時,建造的固定資產為最終消費,應納的增值稅款屬于資本性支出,應記入資產的價值,故應借記“在建工程”,“長期投資”等科目;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時,股東或投資者為最終消費者,應負擔應納稅款,故應借記“應付利潤”,“應付股利”等科目;無償贈送給他人時,應納增值稅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傊,視同銷售業務發生的應納稅款應轉嫁給消費者,借記有關科目;同時將不含稅價格貸記有關的收入科目,將應納稅款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
此外,包裝物隨同產品銷售時,不論是否單獨計價,都按正常銷售貨物進行處理。如果包裝物不作為銷售,而是隨銷售貨物一起出租,出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不計算交納增值稅。如果逾期未歸還包裝物而暫收的押金,要按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3)混合銷售行為的賬務處理。混合銷售行為主要是指納稅人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附帶提供運輸服務,并取得運輸收入。對于這類銷售行為,稅法要求附帶收入與其主營業務收入一起,繳納增值稅。其核算與前述正常業務的處理基本相同。
2.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在國內采購貨物,接受應稅勞務、接受投資轉入貨物、接受捐贈轉入貨物、購進免稅農產品以及進口貨物等,都會涉及到進項稅額的核算。如果貨物或應稅勞務又轉移給下一輪消費者,進項稅額可抵扣銷項稅額。如果貨物或勞務沒有繼續轉移,原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銷項稅額,應當轉出。為此,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下設置“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專欄!斑M項稅額”專欄在借方設置,記錄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專欄在貨方設置,記錄企業購進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應轉出由企業負擔的進項稅額。
(1)進項稅額。納稅人在國內采購貨物,接受應稅勞務、接受投資轉入或捐贈轉入貨物時,應按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貨物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商品采購”、“原材料”、“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記載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按照增值稅額與貨物價值的合計數,貨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科目。如果退回所購貨物,用紅字沖銷原進項稅額。
企業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按慣例是可以按買價和規定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并予以抵扣。購進免稅農業產品的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買價扣除按規定計算的進項稅額后的數額,借記“材料采購”、“商品采購”等科目,按應付或實付的價款,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納稅人進口貨物時,向海關繳納的增值稅可以在貨物轉移時,轉嫁給下一輪消費者。因此也可以將其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作為銷項稅額的抵扣,其核算與國內采購基本相同。
。2)進項稅額轉出。進項稅額轉出主要適用于兩種情況,一種是納稅人購進的貨物、生產的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將其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以“進項稅額轉出”的形式予以抵消;另一種是納稅人將用于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將其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以“進項稅額轉出”的形式予以抵消。如果進項稅額無法準確核定的,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計算。發生非正常損失或應稅項目改變用途,原購進、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不能實現銷售,不能形成銷項稅額,原接受的進項稅額不能再轉嫁出去,進項稅額也就失去了抵扣的來源。因此原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只能轉出。非正常損失的進項稅額與財產價值一起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改變用途的應稅項目的進項稅額按用途分別轉入“在建工程”、“應付福利費”等科目。
3.繳納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平時企業有關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都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中反映。增值稅繳納期滿時,應根據此賬戶的借貸方發生額確定本期的應納稅款。實際上本期的應納稅款包括兩項內容:
。1)購進、接受各種物資時的進項稅額;
。2)期末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的差額。
應納稅款的計算:
本期應納增值稅=銷項稅款+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數-進項稅額-已交稅款
繳納稅金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出口退稅的賬務處理。
我國目前有兩種形式的出口銷售,一是自營出口,一是代理出口銷售。兩種出口銷售形式的進項稅額負擔人不同,其賬務處理也不同。
。1)自營出口銷售是貿易出口中屬于自營性質的銷售。自營性質是企業取得銷售收入,負擔出口商品的進價及有關的一切費用,承擔出口商品的盈虧。企業在取得出口銷售收入時,可以不計算繳納銷項稅額。但企業購進出口商品時,支付的款項中卻包含有進項稅額。這部分稅額不應由出口企業負擔。對此我國實行了徹底退稅的辦法,將由出口企業在購進商品時付出的進項稅額退還給企業。企業購進出口商品付出的稅款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辦理好退稅手續時,記入該賬戶的貸方。如果出口商品辦理退稅手續后發生退貨或退關時,應補交已退回的稅款。
(2)代理出口銷售的出口退稅。代理出口銷售形式的代理方不墊付資金,不負擔出口盈虧,只向委托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委托方取得出口商品的銷售收入,負擔出口商品的成本,承擔出口商品的銷售盈虧。在代理出口銷售中,代理方未負擔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不應取得出口退稅款。代理方辦理出口退稅的手續,但退稅款歸委托方,故代理方將退稅款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委托方收到退稅款時,沖抵原進項稅額。
三、小規模納稅人的賬務處理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只能開具普通發票,普通發票不注明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因而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采用簡易的核算方法。按實現的銷售收入和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額,借記“應收賬款——應交增值稅”科目,按實現的銷售收入,貸記“產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不論是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均應將所支付的進項稅額直接計入有關貨物及勞務成本。核算時,借記“材料采購”,“商品采購”,“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科目。
四、特區企業減免進口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1.企業免稅或減稅進口貨物,其增值稅減免部分可視同征稅作為進項稅額并準予在銷項稅額中抵扣。
2.企業免稅進口貨物,憑免稅批文、免稅報關單等憑證,按照進口貨物的價格和適用的增值稅率計算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進口貨物的價格扣除規定計算的進項稅額后的數額,借記“存貨”類科目,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價格,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3.企業減稅進口貨物,憑減稅批文和已征稅款完稅憑證、報關單等,按海關已征和減征的增值稅之和作為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進口貨物價格扣除減征增值稅后的數額,借記“存貨”類科目,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價格,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五、特區企業地產地銷的賬務處理
1.特區企業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賬中增設“銷項稅額轉出”專欄,專項記錄特區工業企業在特區內銷售自產貨物按政策規定準予核銷的減稅部分的銷項稅額。
2.地產地銷貨物的進項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計算公式是: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地產地銷貨物銷售額÷當月全部銷售額)
3.地產地銷貨物按此公式計算出的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和當月發生的地產地銷貨物的銷項稅額在期末應按此金額從本核算欄目中轉出,轉出時賬務處理如下:
①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轉出時作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 ×××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
②地產地銷貨物銷項稅額轉出時作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轉出)×××
貸:營業外收入—— ×××
③企業當期地產地銷貨物的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轉出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貸方與借方的差額部分即為企業當期應繳納的增值稅額或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的數額。
相關熱詞: 賬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