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環境的產物,環境的變化引起了會計的發展,會計本身既不可能超前也不可能滯后環境的變化,會計幾千年的發展史證明了這一點。當今時代,人類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所面臨的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以知識為核心的技術資產在人類社會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將會何去何從呢?本文擬對這一問題談些認識。
一、會計重心的轉移
與工業化社會相適應的傳統會計的重心是有形資產。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確認和計量是傳統會計的主題,作為技術資產重要組成內容的無形資產,被輕描淡寫的處理了,作為技術資產另一項組成內容的人力資源,則在傳統會計中不見蹤影,這種會計模式所產生的弊端已經為各界所公認,會計信息嚴重偏離組織價值,會計信息的有用性越來越少。因此,在技術資產即將發揮舉足輕重作用的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如果再抱殘守缺,將被淘汰出歷史的舞臺。與知識經濟時代相適應,未來會計的重心將是技術資產,即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因此,會計研究的重點將從有形資產轉到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對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的研究已經開展了幾十年,近幾年來,已經成為會計研究的熱點問題,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是,由于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有著和有形資產完全不同的特點,因此,對其確認和計量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會計界任重而道遠,如果技術資產的會計處理問題解決不好,會計職業或許真的會被淘汰出局。
二、網絡背景
在知識經濟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之一,作為信息系統的會計,無疑以網絡為技術背景,未來的會計就是網絡會計,那種孤島式的會計信息系統將不再存在,會計信息系統與組織內部的其他信息系統已經融為一體,不同組織之間的會計信息完全可以共享,同一組織不同區域之間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業務處理和會計信息錄入融為一體,因此,傳統的會計職業將不再存在,會計已經實現在線操作,實時處理。
三、事項驅動
傳統會計模式作為商業語言,理應具備足夠的表現力,能夠描述所有的經濟業務。然而,會計信息系統和組織業務流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這種語言越來越不能描述組織業務流程,借和貸根本無法描述業務事項的所有方面,只能反映組織商業活動的財務側面。這便使會計信息系統受到許多批評。
(1)該系統收集的數據只占組織業務活動的小部分,不反映組織業務活動的所有方面,只關心對組織財務報表有影響的經濟業務,否則就不予記載。
(2)非實時處理經濟業務。月初發生的經濟業務常在月末甚至幾個月后才被記載到會計系統中,會計信息在提供給決策者之前,要經過記賬、過賬、結賬等程序,這些程序往往不是實時的。對決策者來講,如果從會計信息系統得不到所需要的信息,決策者就會轉而依靠其他途徑來獲取信息,會計信息的價值因此會迅速下降。
(3)因為以貨幣作為計量手段,傳統會計只存儲和處理交易的有限特征,并非反映交易所有可能的特征。
(4)傳統會計模式多次獲取和存儲相同數據,從明細賬到總賬,這些數據被分類轉抄多次,造成大量冗余。
(5)會計報表中提供的是高度濃縮的價值信息,并不能滿足不同信息用戶的決策需要。高度濃縮的價值信息處理過程使一些重要的決策信息因過濾而被掩飾了,無疑對決策者科學決策造成影響。
將來,財務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能并不同于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但對會計的這些基本要求將不會改變。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如何來滿足這種需要?一般應該考慮以下目標:
(1)突破貨幣計量,向負責規劃、執行和考核組織活動的決策者提供有用信息。
(2)幫助組織把信息處理和業務流程融為一體,實時獲取和存儲業務數據,并在此過程中執行組織的規章制度。
(3)幫助管理當局制定業務規章和政策,形成組織核心業務流程。
為達到這些目標,事項驅動會計系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思路。事項驅動會計中的“事項驅動”本是一種計算機術語,意指當某一特定事項要求代碼進入工作時程序指令開始執行。在這里,我們把它定義為一項活動(Action)特征的可觀察結果,該特征能夠直接被觀察和了解到,并對信息使用者有意義。事項驅動會計系統的核心就是將事項作為會計分類的最小單元,在日常工作中,僅僅把交易的特征進行存儲,會計信息使用者按各自的要求對事項特征進行分類、計算并轉化為他們所要的有用信息。事項驅動會計信息系統具有如下四個特征:
(1)該系統面向業務事項本身,這樣才能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使業務流程和信息流程緊密結合。
(2)集中處理業務事項,擴大了會計的范圍,不僅僅針對改變組織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業務事項,而是選擇所有管理層想要規劃、控制和考核的業務事項,多角度地反映組織業務活動,使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有效集中在一起。
(3)該體系集成了所有的業務數據,有效的數據集成有助于利用大量的數據庫技術,而且使數據更加一致和可靠地描述經濟業務。
(4)集成了信息流程和實時控制。流程集成涉及到三個關鍵信息活動的功能需求:記錄、維護和報告,也涉及到需要減少相關業務和信息處理的風險的控制。流程集成目的就是要把信息系統融入到實際業務流程本身,因此,在業務活動發生時,信息技術既用來記載數據,也用于控制流程。
事項驅動會計系統實施的關鍵,就是對事項如何描述。無論從技術還是從成本角度考慮,要想窮舉業務事項的特征是不可能的,所以,對事項特征的描述只能針對關鍵特征,什么是事項的關鍵特征?如果在描述事項的特征時,如果漏掉某項特征,對事項的描述是不精確的或不完全的,稱此特征為關鍵特征。對事項關鍵特征的描述,需要回答五個問題:什么事發生了、何時發生的、誰參與完成什么任務、使用了哪類資源并使用了多少、事項發生在什么地方。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導致與傳統會計系統完全不同的對事項的描述方法,起碼是簡單的借貸符號所無法描述的。
四、多“頻道”的自助式會計
以事項驅動法為基礎,會計可以實現以下變化:
(1)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并重,對事項進行多重屬性計量,既能取得財務信息,又能取得非財務信息;
(2)在會計確認上,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并重,既有按權責發生制確認的信息,也有按收付實現制確認的信息;
(3)在會計計量上,歷史成本和非歷史成本并重,既有按歷史成本計量的信息,也有按非歷史成本計量的信息。
會計實現上述變化以后,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對會計信息進行組合。自助式會計就是讓每一個用戶按照自己的個性需要,通過網絡技術的強大功能,自由選擇各事項進行會計信息收集、處理和分析的操作,從而達到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系統提供了“多頻道”且內容豐實的會計節目:
A.從單一報表體系向多元報表體系轉變;
B.從注重可靠性到可靠性與相關性并重;
C.多種計量屬性并存;
D.從表式信息到表式與圖像化信息并重;
E.從貨幣計量到貨幣與非貨幣信息并存;
F.從事后信息揭示到事后與事前并重;
G.從定期報告到定期與實時相結合;
H.會計信息使用者從被動接受走向接受與主動參與并重。
會計的未來:以技術資產為重心的自助式會計
上一篇:加強會計管理凈化會計環境
下一篇:如何加強對外投資的管理和控制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