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政發[1988]32號
頒布時間:1988-03-05 00:00:00.000 發文單位:天津市政府
一九八八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三大精神,加快我市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一年。在深化改革、發展城鄉經濟的過程中,要更加關心和注重改善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為此,決定做好以下十項工作。
一、繼續扶貧致富。增加農業投入,發展鄉鎮企業,對貧困村戶繼續給予扶持?;久撠毜囊话僖皇膫€村年人均收入達到四百六十元以上,貧困戶的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解決好丁橋、爾王莊水庫庫區遷建村的遺留問題,建立庫區發展基金,制定規劃,盡快改變面貌。
二、發展鄉村交通。已完成土路基的鄉道,年內鋪設柏油路面五百公里;加強鄉村公路的管理,健全養護隊伍,嚴格養護責任制,保持路面完好暢通;發展縣、鄉、村間的客貨聯合運輸事業,實行優質服務,減少交通事故。
三、增加郵電設施。建成靜??h縣城及各鄉入市電話網,建設武清縣縣城入市電話網,實現與市區直撥通話。郊區、縣郵電局開辦郵政快件業務,加快電報投遞。
四、開發多種能源。建設靜海二萬四千千瓦發電廠,建成于橋水庫五千千瓦發電站。試驗建造二個大型沼氣工程,集中供氣;繼續推廣民用沼氣池,研究沼氣的使用技術,提高沼氣池利用率。推廣省柴節煤多用爐灶,在經濟富裕的村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一萬平方米,建造太陽能取暖房十五幢。
五、擴大植樹造林。以抓大綠、植大樹、形成大氣候為目標,營造片林一萬五千畝,栽植果樹八萬畝,荒山造林八萬畝;繼續擴大農田林網,植樹一千萬株;配合外環線綠化帶建設,繼續營造果園和主副林帶,抓緊抓好萬畝漁池的建設和投產。
六、加強村鎮建設。進一步調整完善鄉鎮發展總體規劃,加速試點集鎮建設,完善樣板村和樣板街的配套工程;加強現有耕地的管理,推廣修建新式農民住宅,禁止亂占地、亂蓋房;有計劃地在外環沿線開發建設第三批農民商品房;在北塘、東沽等漁民集中區建設漁民住宅樓,修建漁民俱樂部和保健站。
七、改善民用水源。繼續完善自來水入戶,加強水源的管理和保護。采取打大眼井、深井配套、修水池、建水窯等形式,解決山區農民的飲水困難。繼續進行飲水除氟,管理使用好已有設施,鞏固擴大除氟成果。
八、興辦公共福利。新建一批福利廠,積極安置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新建敬老院五個,提高現有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在條件較好的村鎮推廣農民養老退休制度,試行農村養老、救災合作保險。
九、辦好農村教育。采取衛星電視教育、派講師團、大專院校培訓等方法,提高農村師資水平。在條件較好的十二個鄉鎮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改造山洼地區和較貧困地區的危陋校舍七萬平方米,新建圖書閱覽室和實驗室四萬平方米,增建教學附屬房屋一萬平方米,充實一批教學儀器和文體器材,有計劃地興建教師住房。
十、提高文明程度。普遍建設文明新村,加速實現村鎮城市化。綜合整治農村環境,繼續修建公廁,搞好柴草、糞便和垃圾管理,健全衛生清掃制度,進一步改變臟亂狀況;提倡房前屋后種植花木,綠化美化街道庭院;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鼠害和蠅蚊孳生地,講究飲食衛生,防止各種傳染病發生。大力提倡和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移風易俗,破除迷信,改變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陋習。加強普法教育,嚴格社會治安管理,查禁賭博,打擊犯罪活動,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市政府號召,全市農村各級干部要深入學習和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各項農村政策,以改革統攬全局,動員和依靠廣大群眾,團結一心,開拓前進,為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村鎮城市化的目標邁出新的步伐。
1988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