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怎樣計算?



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應納稅收入扣除應當減除的各項費用、損失、減免稅款后的余額。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 = 應納稅收入 - 應當減除的費用 - 應當減除的損失 - 減免稅款
其中,應納稅收入是指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的全部收入,包括銷售收入、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股息、紅利、轉讓資產所得等。
應當減除的費用包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應當減除的損失包括經營虧損、資產損失、債務損失等。
減免稅款包括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稅收減免政策等。
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減除的費用、應當減除的損失和減免稅款的具體計算方法需要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規則進行計算,并且不同的企業類型和行業可能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 = 應納稅收入 - 應當減除的費用 - 應當減除的損失 - 減免稅款
其中,應納稅收入是指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的全部收入,包括銷售收入、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股息、紅利、轉讓資產所得等。
應當減除的費用包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應當減除的損失包括經營虧損、資產損失、債務損失等。
減免稅款包括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稅收減免政策等。
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減除的費用、應當減除的損失和減免稅款的具體計算方法需要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規則進行計算,并且不同的企業類型和行業可能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2023-05-20 12: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