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營改增之后旅游業的一般納稅人和小規納稅人的差額征稅賬務處理區別在哪?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差額征收賬務處理一樣的,沒有區別。
2018 11/05 13:22

84784983 

2018 11/05 13:25
老師,小規模旅游企業為游客支付的餐費等各項扣除費用,做賬時該怎么寫分錄?

王雁鳴老師 

2018 11/05 13:43
您好,麻煩參考以下方法處理。
營改增后,許多納稅人在賬務處理過程中都會疑惑,差額征稅政策下,差額扣除的部分到底是增加收入還是減少成本呢?下面就為大家分享賬務處理實例。
【案例】某一般納稅人旅游公司共收取價款106萬元,其中扣除項目63.6萬元,稅率6%,不考慮其他因素。
假設根據當地稅務機關的規定,該旅游公司采取“差額開票”方式,含稅金額106萬元,增值稅額=(106-63.6)÷(1+6%)×6%=2.4萬元,不含稅金額=106-2.4=103.6萬元。受票方只能抵扣差額征稅后的2.4萬元。以下兩種賬務處理方式:
一、差額扣除部分抵減成本
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企業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財會〔2012〕13號,以下簡稱13號文件)對于差額征稅賬務處理的規定:
對于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增設“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專欄,用于記錄該企業因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
企業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與上述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說明,小規模納稅人只是用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代替,此略。
賬務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63.6
貸:應付賬款等 63.6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 3.6
貸:主營業務成本 3.6
借:銀行存款等 106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
二、差額扣除部分增加收入
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63.6
貸:應付賬款等 63.6
借:銀行存款等 106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3.6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4
三、分析
兩種方式比較:
第一種:成本60,收入100,利潤40,銷項稅額6,抵減稅額3.6,應納稅額2.4;
第二種:成本63.6,收入103.6,利潤40,銷項稅額2.4,應納稅額2.4;
哪一種是真實反映業務實質的?分析如下:
統算:收取款項106萬元,繳納增值稅2.4萬元,剩余金額為106-2.4=103.6萬元。發票上也顯示不含稅金額為103.6萬元。
從該角度出發,似乎應確認收入103.6萬元和銷項稅額2.4萬元。但是從增值稅銷售額的實質含義角度出發,則不然。
增值稅的銷售額是價稅分離體系,比如采購含稅金額為63.6萬元,取得專票,其中的“價”=63.6÷(1+6%)=60萬元, “稅”=60×6%=3.6萬元。對于納稅人來講,成本金額為60萬元,因為稅額3.6萬元,用于抵扣銷項稅額,因此不能重復計入成本,這個大家都比較好 理解。
回到上例,該公司采購金額為63.6萬元,其中的3.6萬元部分用來抵減銷項稅額,實際上起到了一個進項稅的作用,相同的道理,這里的3.6萬元就不 能重復作為成本處理,因為其已經抵減了銷項稅額,我們不能認為抵扣銷項稅的進項稅不作為成本,而抵減銷項稅額的部分就作為成本,兩者并無本質的區別。
再看收入,銷售額106萬元,其中的“價”100萬元,“稅”6萬元,即銷項稅額為6萬元。納稅人應向稅務機關繳納6萬元增值稅,但是因為有進項稅或 抵減的稅額3.6萬元,只需繳納2.4萬元,但不能因為應納稅額是2.4萬元,就確認銷項稅額2.4萬元,收入103.6萬元。
這里,很多納稅人被2.4萬元的“銷項稅額”迷惑了。追根溯源,為什么會有差額征稅政策?根本原因是增值稅是“增值”的稅,成本部分不能取得進項,就 成了全額繳納增值稅,而不是“增值”稅。在征管形式上,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扣稅憑證,不能用進項稅的抵扣形式申報,所以采取了從銷項稅額中抵減的辦 法,即以“抵減”的形式行“抵扣”之實。其實我們只要把“抵減”的3.6萬元稅額,改成“抵扣”的稅額,其結果就非常明顯了。
四、結論
因此,13號文件對于差額征稅的賬務處理規定,符合業務實質,準確的核算了相關成本收入等項目,對于差額征稅的賬務處理,應遵循其規定。

84784983 

2018 11/07 08:34
老師,您好。我看了您分享的內容。也就是說,小規模在支付各項允許扣除的費用時,和一般納稅人賬務處理一樣,也是借: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在做這筆分錄時是用取得的允許扣除費用的總金額除以1.03借成本,乘以0.03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對嗎?那把上面的例子拿過來做小規模的賬,同樣有一個不明白的問題,開出來的發票上面不含稅金額和賬里主營業務收入的金額不一樣,到底該按發票的不含稅金額入賬及報稅?還是按賬里的不含稅金額入賬及報稅?按賬里的不含稅金額報稅和稅控比對后有差異,會不會無法上傳申報,得去稅務提交資料讓稅務員給報稅,然后稅控強制上傳清卡呢?

王雁鳴老師 

2018 11/07 08:57
您好,對的,按發票的不含稅金額入賬及報稅,按賬里的不含稅金額報稅和稅控比對后有差異,有可能會無法上傳申報,得去稅務提交資料讓稅務員給報稅,然后稅控強制上傳清卡,是的,確實存在比對不通過的現象時,需要到稅務局報稅,強制上傳清卡的。

84784983 

2018 11/07 13:26
老師,不含稅金額里面是不是含有要扣除的項目,這樣也沒事,對嗎?

王雁鳴老師 

2018 11/07 13:39
您好,是的,對的,您理解正確。

84784983 

2018 11/07 18:22
老師,那我做賬就按企業開出的銷售發票做賬,不含稅金額和稅額按票上的數字計入。相當于含稅收入抵不含稅的成本?那么在報季度小規模增值稅的時候,需要填寫扣除項目的總金額,就只能去看當月錄入的成本憑證里的實際支付金額或者應付金額,對嗎?

王雁鳴老師 

2018 11/07 18:30
您好,是的,是的,對的。

84784983 

2018 11/07 18:42
老師,您看看我這張發票怎么做賬呢?

84784983 

2018 11/07 18:43
是我們往外開的發票

84784983 

2018 11/07 18:48
老師,發票的信息我忘記涂鴉了,您那邊可以幫我涂鴉一下嗎?或者是不在網上出現?謝謝您

王雁鳴老師 

2018 11/07 18:50
您好,借:現金或者銀行存款,34600,貸:主營業務收入,34582.52,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1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