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有哪些場景會涉及到資本公積轉實收資本?這些場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財稅事項



資本公積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是可以轉為實收資本的,但要分情況而定。
資本公積轉增資本在企業日常經營中比較常見,但并不是所有的資本公積都可以轉增資本。由于形成資本公積的情形很多,情況不同,涉及的稅務處理也不同。結合資本公積相關會計、稅收政策,筆者就常見的幾種情況列舉說明如下。
一、屬于原資本溢價部分可以轉增資本且不涉及企業所得稅情形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四條“被投資企業將股權(票)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轉為股本的,不作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息、紅利收入,投資方企業也不得增加該項長期投資的計稅基礎”規定,資本溢價形成的資本公積稅務上不確認收入,自然就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當然也不能增加投資方的長期股權投資計稅成本。
會計賬務處理: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貸:實收資本(股本)。
二、會計處理錯誤時應補繳企業所得稅的情形
本應計入收入、利得部分,會計處理錯誤計入了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增時應按照會計差錯處理,同時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補繳企業所得稅。
例如:某企業以固定資產進行對外投資,賬面凈值1000萬元,評估價值1200萬元。
錯誤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 12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
該賬務處理是錯誤的,應按照會計差錯進行調整,正確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12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00
營業外收入 200
這樣處理,評估增值部分就通過營業外收入計入了應納稅所得額,若未進行調整就轉增注冊資本,應補繳企業所得稅。
2019 07/18 1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