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未到期責任準備和擔保賠償準備要在企業稅前扣除,怎么處理?



擔保公司提取的擔保賠償準備金和短期擔保責任準備金能稅前扣除,但要滿足一些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現就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有關稅前扣除政策問題通知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5646334如下:
一、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按照不超過當年年末擔保責任余額1%的比例計提的擔保賠償準備,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同時將上年度計提的擔保賠償準備余額轉為當期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按照不超過當年擔保費收入50%的比例計提的未到期責任準備,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同時將上年度計提的未到期責任準備余額轉為當期收入。
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實際發生的代償損失,符合稅收法律法規關于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規定的,應沖減已在稅前扣除的擔保賠償準備,不足沖減部分據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擔保賠償準備金是指融資擔保機構按有關規定提取的擔保賠償準備金。擔保賠償準備是根據擔保業務低收益、高風險行業,為確保企業的償付能力,擔保企業應從每年提取風險準備金,用以彌補由于發生周期較長、后果難以控制的大額代償而導致的重大虧損。
稅前扣除主要指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前可以扣除的項目。稅前扣除是指在計算所得稅時的說法,這是會計法與稅法有差異的地方。會計處理時,實際發生的費用開支是入了賬的。在計算繳納所得稅時有些不允許在稅前列支的費用,就要將利潤調增。
此外,不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開支是要交所得稅的,稅前扣除項目主要包括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實際發生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020 05/17 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