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 13%,所得稅稅率為 25%, 2020 年度有關資料如下: (1)本年度銷售商品收入 15 700 萬元,發生銷售退回 200 萬元,出售固定資產凈收益 300 萬元,出售無形資產凈收益 100 萬元。 (2)本年度銷售商品成本 10 550 萬元。 題目較長實無法寫全,具體請看圖片,個人問題如下問題一在答案1中它是用17500-200我可以理解,營業收入就是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因為沒有其他所以為0,產生的退回要沖減收入?問題二答案2是不是錯,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凈敞口套期收益(-凈敞口套期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它上題才說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記入資產處置損益,下面利潤卻沒有計算,這是為什么?問題三答案4是不是也錯了,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答案卻多了好幾個損益類的,還有遞延所得稅費用那個是不是也錯了?



你好,1、發生銷售退回,要做紅沖收入的,所以減去200;2、答案2中最后+300+100,這就是考慮了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處置損益,計算答案3利潤總額,只需用答案2營業利潤加減營業外收支即可,所以無誤;3、答案無誤,你如果對哪個損益類有疑問,可以單列出來。4、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額,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費用,謝謝。
2020 08/21 14:13

84785019 

2020 08/21 14:43
第四不對吧???,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150-20是資產,60-10是負債,按理不是(60-10)-(150-25)?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資產減值損失(400),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信用減值損失(100)這幾個不用加吧??稅前會計利潤這個是拿營業利潤的數字還是利潤總額?
另外如果它問未分配利潤,可分配利潤這些那要怎么計算?
老師能回答詳細點嗎?實在不懂你回答這么短我還是不懂啊,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嗎?

寒池老師 

2020 08/21 15:09
你好,1、與你說的是一個意思,首先確認下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額是-50(因為期末比期初增加了50),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額是130.那么代入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額=-50+130=80,代入你的公式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50-130=-80。這是一個意思。2、你好,稅前會計利潤是利潤總額。3、假如公司從未對股東分紅,那么未分配利潤=公司成立以來累積凈利潤=上期未分配利潤余額+當期凈利潤,謝謝。

84785019 

2020 08/21 15:16
那可分配利潤呢?記得有一個有考慮盈余公積的,是可分配利潤嗎?

寒池老師 

2020 08/21 15:20
你好,年末可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進行提取盈余公積、利潤分配之后,年末未分配利潤=可分配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一般一年計提一次盈余公積)謝謝。

84785019 

2020 08/21 15:24
對了,可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是等于什么?

寒池老師 

2020 08/21 15:25
你好,就是向投資者(股東)分紅,把賺的凈利潤分一部分給他們。謝謝。

84785019 

2020 08/21 15:29
好的明白謝謝老師全明白了

寒池老師 

2020 08/21 16:03
你好學員,如果明白的話不用在這里回復了,要不老是顯示解答中問題1,可以進行評分,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