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如果注冊會計師確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注冊會計師面臨的審計風險越小,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不是應該越大嗎?MR越大,AR越小,N越大?



同學你好
運用實際執行的重要性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例如,在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確定的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的可接受差異額通常不超過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實際執行的重要性越高,可接受的差異額也會相對提高,那么注冊會計師要求的就會寬松一些,滿足可接受差異額的,可能就無需進行進一步的調查,收集更多的審計證據,所以就可以縮小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
2020 10/09 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