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以公允價值為基礎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這個公允價值是哪方面的什么意思,是購買日一開始銀行存款作為對價的話的這個公允價值,還是被投資方當時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如果是第二種,投資方又沒有按照這個被投資方的公允價值比例記賬,只不過是做了個比較而已,請問下老師,這些都什么意思



您好,這個持續計算的意思是從投資開始被投資方按照公允價值持續計算,也就是經歷了其中的變動后的。
2021 12/05 10:10

84784990 

2021 12/05 10:21
老師,圖片里最后一個小點那個公式,是說從購買日開始公允價持續計量的可辨認凈資產是從頭到尾的賬面價值,這兩個聯系在一起不懂,最開始的賬面不是市場價嗎,和被投資單位的公允有什么關系,

小鎖老師 

2021 12/05 10:26
因為你合并報表肯定是控制了,用的是成本法,現在這個持續計算是權益法,就是相當于從購買日開始,按照權益法的思路算一遍的價值,然后乘以持股比例

84784990 

2021 12/05 11:23
這個我是理解的老師,關于追溯的問題,想知道以公允價值為基礎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什么意思,另外最初購買的時候不是按照公允價值嗎,付多少記賬多少,大于是商譽,不夠的再補,借長投,貸營業外收入,剛開始和被投資企業的公允價值有什么關系,后期加加減減按照持續計算我能理解

84784990 

2021 12/05 11:25
并且持續的這種計算的變動是不是按照公允來的,只不過反應在賬面是賬面價值

小鎖老師 

2021 12/05 11:30
前期是有關系的啊,你說的那種是權益法,你有沒有想過,初始購買直接就是成本法了(也就是買了50%以上股權),個別報表怎么做的?
非同一控制是投多少計多少,那按照合并報表是按照權益法做,這個不就有不一致了嗎?

84784990 

2021 12/05 16:22
不管成本法還是權益法,被投資企業在最初購買日都是計入多少投入多少,而且權益法也是該補的補,大于的話就和成本法一樣是商譽了,這和被投資企業的當時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有什么關系呢

小鎖老師 

2021 12/05 16:32
權益法是投多少記多少?權益法還有比較,成本法哪有比較?而且負商譽要做營業外收入,成本法可沒有

84784990 

2021 12/05 16:52
老師,負商譽就是權益法里的投資小于被投資方公允的持股比例的差額那部分對嗎

小鎖老師 

2021 12/05 16:54
對的? 是這個意思的

84784990 

2021 12/05 17:09
老師,圖片里面的紅框里能不能再解釋一遍,我想再仔細地理解一下,另外如果成本法下出現負商譽不調整對吧,還是對價是多少,就計入多少,對嗎

小鎖老師 

2021 12/05 17:11
我今天給你解釋一天這個題了,我感覺你都沒有聽進去,成本法是不調整的(僅限于個別報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