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您好,請問按照季度申報的財務報表,現在4月報1-3月財務報表,那我利潤表中的本月金額填寫3月,還是1-3月呢



假如有一樣產品Q,是由零件A.B.C組成的,在Q入庫的時候,就需要用A.B.C來組合,這時就用組裝拆分單,將ABC組裝成Q。
在組裝單的上半部份,錄入ABC各樣需要數量,在下半部份,錄入組成了Q的數量。
這樣就完成了組裝!
在管家婆財貿雙全軟件中組裝拆分單上表體成本計算導入的成本為當前的庫存成本;
為什么組裝拆分單上表體的成本會變動,一般是由于客戶在實際的經營活動中,需要進行補錄單據或往組裝拆分單之前進行插單操作還有就是成本間差異造成的。
各種成本算法的差異:
上表體的成本默認讀取成本計算后的庫存成本(全月一次加權、移動加權、先進先出)
個別計價法開單的時候上表體不會顯示成本,如果要顯示成本,單據在編輯狀態下可以使用右鍵導入成本。
個別計價選擇了批號后也可以計算出來,所有成本算法單據在編輯狀態下使用右鍵成本計算導入的也是庫存成本
例如:先進先出-——先做了兩個批次的入庫成本分別為10和20
?X
這個時候做一個組裝拆分單
?
默認的成本是庫存成本也就是15 而不是兩個批次的成本10和20 進行一次成本計算或者打開報表后(會自動進行成本計算)它的單位成本就又會變成該批次的成本
?
這樣的后果就會造成上下表體金額不一。
移動平均法:正常情況下,在沒有在組裝拆分單之前插錄進貨等會引起成本變化的單據或者是組裝拆分單是補錄的,那么上下表體的金額會一致
加
朋友:你提出“看到會計分錄不知道用哪個科目怎么辦?我感到你的會計實務經驗太少,辦法只有一個,在實踐中學,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在這里給你舉個例子:
如“管理費用”科目,是企業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通常情況下,
它的借方表示增加,
貸方表示減少。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如果是支付貨幣資金發生的,那么它的對應科目無疑是“現金”或“銀行存款”;如果不通過貨幣資金,是通過內部轉帳形式發生的,它必然和“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累計折舊”等科目發生關系。
比如一發生計提管理人員的工資業務,你首先想到這是個內部的轉帳,“管理費用”要增加,“應付職工薪酬-”也要增加,所以在帳務處理時很快的作出以下會計分錄:
借記“管理費用/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科目,
貸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
2022 04/13 10:58

84785001 

2022 04/13 10:59
老師你怎么了,你回答的問題怎么不是我要的?

樸老師 

2022 04/13 11:06
同學你好
不好意思
窗口自動跳了
季度申報的是季度的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