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為什么就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了



1.
賬面大于計稅基礎,本來應該交100,但是實際交了80,剩下的20沒交,以后是要補回來的,是應該納稅但是沒納稅的,所以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以是遞延所得稅負債。
2.
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轉回期間將增加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出,在其發生當期,構成企業應支付稅金的義務,應作為負債確認。
2022 07/18 16:34

84785016 

2022 07/18 16:37
那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怎么理解

樸老師 

2022 07/18 16:45
同學你好
資產的計稅基礎=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前已稅前列支的金額=將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就相當于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該資產將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差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反之則為遞延所得稅負債

84785016 

2022 07/18 16:46
怎么理解呢?是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是稅法上多扣的以后還會返回嗎

樸老師 

2022 07/18 16:52
同學你好
會產生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卻要多交稅的情況。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