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為什么說檢查風險越高,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



同學,你好
1、審計風險模型=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這里審計風險是既定的,那么評估出來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重大錯報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在我們評估后發現風險很高,那我們就要更嚴格的要求自己,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嚴格一點,會多做程序多收證據
2023 01/10 08:32

文靜老師 

2023 01/10 08:34
例如有一堆水果,我們需要評價它整體的質量好壞,如果它本身就易腐壞(類比為重大錯報風險,重大錯報風險較高),那么我們一般會抽多一些查看好壞的狀況
(類比為檢查風險,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

84784954 

2023 01/10 17:23
我知道重大錯報風險越高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我問的是檢查風險越高為什么是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我問的是我畫橫線的這句話的意思,為什么增加了“可接受的”這幾個字之后就意思相反了。你看清了我問的問題之后再回答我哈

文靜老師 

2023 01/10 17:41
我知道,我先給你解釋為什么可接受的檢查風險低,審計證據需要得多,再來分析檢查風險。檢查風險分為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和可接受的檢查風險,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是由一系列因素決定的、客觀存在的一種水平,這一風險越高,注冊會計師越要保持謹慎性,需要更多的審計證據,而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是注冊會計師可以接受的一種水平,在這一范圍內是可以承受的,因此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則說明注冊會計師的承受度越大,所需要的審計證據就會越少。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則說明注冊會計師承受度越小,所需要得審計證據就會越多。這里的檢查風險理解成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就可以了

84784954 

2023 01/10 23:36
你解釋的很清楚,但是你還是沒有解釋為什么客觀存在的檢查風險越高就是等于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的意思。

文靜老師 

2023 01/11 07:24
已經解釋過了,客觀檢查風險高,謹慎性高,需要審計證據多,可接受檢查風險低,需要審計證據多。既然都是審計證據多,客觀檢查風險高和可接受檢查風險低是一樣的結果,這個括號并不是說兩者是一個意思,而且取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