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為了證實某項認定,采用了各種檢查手段,一般用檢查都是控制測試,而非實質性程序嗎



同學,你好!
不是的,這個要根據該項認定情況而定
2023 01/12 16:26

84785016 

2023 01/12 16:32
如何有效區分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呢

Anan老師 

2023 01/12 16:40
在完成“風險評估”程序后,審計師需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設計審計程序來應對相關風險(也就是證實某項認定),這時候審計師手里就有兩樣法寶:
一個是控制測試,一個是實質性程序。二者有區別有聯系,如下:
控制測試是測試在與風險相關內部控制是否有效上的,而實質性程序則更多的直接關注賬戶余額發生額或披露相關的認定。由于企業均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來滿足自己的經營管理,理論上審計師發現的風險,企業均應已建立了相應的內部控制來應對相關的風險。如果相關的控制測試是有效的情況下,實質性程序就可以相對簡化;反過來,如果企業自身的內控無法通過內控測試,即內控無法被依賴,則相應的實質性程序就必須做的更多。形象點說:就像用兩根油管給汽車加油,一根是控制測試,一根是實質性程序,如果控制測試加的多些,實質性程序就可以少些;控制測試加不進來,實質性程序就必須要多加。但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控制測試并不是必須的,除非某一風險足夠大,大到審計師覺得僅執行實質性程序都是不足夠的。而實質性程序則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審計師所設計的應對重大錯報風險的程序中必須包括實質性程序。
總結一下:
控制測試的內容為內部控制,是定性評價;實質性程序的內容為賬戶金額,是定量評價。
控制測試的目的為評價內部控制有效性;實質性程序的目的是評價賬戶金額正確性,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依據。
控制測試有效,實質性程序可少做,相反,則實質性程序就必須多做。

84785016 

2023 01/12 16:50
為了證實采購交易被正確計入應付賬款和存貨等明細賬中,并正確匯總(準確性,計價和分攤),cpa最常用的實質性程序是D
A查驗付款憑單后是否附有完整的相關單據
B檢查訂購單連續編號的完整性
C檢查有關憑證上內部核查的標記
D通過加計采購明細賬,追查過入采購總賬和應付賬款,存貨明細賬的數額是否正確,用以測試過賬和匯總的正確性
ABC為什么都是控制測試

Anan老師 

2023 01/12 17:11
A查驗付款憑單后是否附有完整的相關單據:
B檢查訂購單連續編號的完整性:
C檢查有關憑證上內部核查的標記:
理由:后附單據是否完整,訂購單是否連續編號及用標記來確認憑證是否經過內部核查均是檢查企業的內部控制流程是否設計有效并得到執行,屬于控制測試范疇。

84785016 

2023 01/12 17:16
Abc是定性分析,并沒有涉及到金額,而D的檢查涉及到金額了,所以abc是控制測試嗎

Anan老師 

2023 01/12 17:16
可以這樣理解,舉一反三,你太棒了~,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