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會計的基本假設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的基本假設包括:實體假設、實體性質假設、可分類假設、定價假設、可比較假設、持續經營假設、實質性決定性假設、量化假設和相對完備性假設等。
實體假設是指交易或事件發生時,具有經濟實體性質的任何有形的實體都可以被進行記賬處理和記錄;
實體性質假設是指要求記賬人和編制者以實體性質來處理財務記錄,并將應記入賬簿的事物和事件都視為不同實體;
可分類假設是指要求記賬人和編制者可以按照語言、類別、費用科目或類別進行分類;
定價假設是指要求確定發生事件、交易、變動時,采用一種定價標準。
可比較假設是指要求記賬人和憑證編制者可以將不同時間發生的交易或事件的可比較的定價進行有效的比較;
持續經營假設是指要求記賬人和編制者可以預計公司的運營會持續到未來一段時間,賬簿的編制無需計算終止期損益;
實質性決定性假設是指要求對發生的交易和事件進行處理時,必須作出實質決定性的判斷;
量化假設是指要求記賬人和編制者可以精確地量化發生的交易和事件;
相對完備性假設是指要求記賬人和編制者要滿足一定的報告要求,保證報告的相對完備性。
拓展知識:實質性決定性原則,也稱“實質性支配原則”,是會計的一項基本原則。實質性決定性原則是指要求會計編制者根據事實,以實質為主,而不是僅追求外在形式,在記錄會計時要遵循實質原則,在多種可能的處理方式中,選擇最能反映實質的方法。實質性決定原則是為了確保會計記錄的可信度和真實性,使會計報表可以反映準確的財務實況,以便達到會計報告的主要目的。
2023 01/30 2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