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那初始投資成本65萬元為什么不免稅,為什么最后只對20萬元免稅,只調20萬元。 還有從境外A公司分回投資收益30萬元,為什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調減。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稍等
2023 03/14 16:44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6:48
您好,65萬是初始出資確認為投資收回,居民企業之間的20萬股息紅利是免稅的,分回投資的30萬元先按我國15%所得稅率算要交多少稅,再把在國外已交的稅減了,就是要在我國補繳的稅。

84784957 

2023 03/14 17:00
65萬是初始出資確認為投資收回不免稅,進行納稅調減嗎,之前老師講課都調減
分回投資的30萬元什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調減。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7:06
您好,65萬是初始出資確認為投資收回沒讓交稅啊,分回投資30萬應交的稅減了在國外已交的稅呢,您說老師講的那個例題能發給我看一下么

84784957 

2023 03/14 17:11
老師,你看畫框部分為什減65萬是初始出資

84784957 

2023 03/14 17:13
畫框部分沒有減65萬是初始出資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7:21
您好,讓我把您的信息好好想一想怎么回復您哈,稍等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7:26
您好,能把這道題所有的解析發給我一下嗎,我想看這道題最終是求什么,

84784957 

2023 03/14 17:32
綜合題:
位于市區的境內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甲公司實現會計利潤1828萬元,有關資料如下: (1)“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為1700萬元。其中產品不含稅銷售收入1500萬元,7月銷售貨物因購買方延期付款,收取的含稅延期付款利息收入226萬元。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1966
貸:主營業務收入 1700
其他應付款 2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40
(2)轉讓一項符合條件的技術所有權,取得轉讓收入700萬元。與該技術所有權有關的成本費用為100萬元。
(3)“投資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撤回對境內居民企業乙公司的投資取得120萬元,其中含初始投資成本65萬元,另含相當于被投資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20萬元。二是從境外A公司分回投資收益折合人民幣30萬元,已經在境外按照規定繳納了企業所得稅,境外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0%。
(4)“管理費用”借方發生額為12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8萬元,訴訟費10萬元?!颁N售費用”借方發生額為350萬元,其中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為300萬元?!柏攧召M用”借方發生額為50萬元,其中向職工借款300萬元用于生產經營,借款期限半年,公司與職工簽訂了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并支付利息費用24萬元(同期同類銀行貸款年利率為5%)。
(5)該公司2019年12月15日購置符合條件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并投入使用,取得的普通發票上注明價稅合計金額為116萬元。
(6)“營業外支出”由三部分內容構成,一是通過企業行政部門直接對貧困地區捐款30萬元;二是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被工商管理部門處以罰款12萬元;三是訂購的一批材料因臨時取消不再購進而支付給供貨方的違約金30萬元。
(7)該公司在2019年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5萬元。
(8)2019年發現2018年實際資產損失200萬元未在稅前扣除,假如2018年已納企業所得稅80萬元,會計上未做處理。 問題(不考慮其他事項):
答案:
(1)銷售貨物的同時收取的延期付款利息屬于價外費用應該并入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該公司在計算增值稅銷項稅的時候只計算了產品銷售收入的銷項稅,沒有計算延期付款利息的銷項稅。所以應補繳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2)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所以該技術轉讓應納稅調減=500%2b(700-100-500)×50%=550(萬元)。
(3)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其取得的資產中,相當于初始出資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收回;相當于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是免稅的,所以應納稅調減20萬元。從境外分回的投資收益的抵免限額=30/(1-10%)×15%=5(萬元),已在A公司所在國繳納企業所得稅=30/(1-10%)×10%=3.33(萬元),應在我國補稅=5-3.33=1.67(萬元)。
(4)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銷售收入的5‰=1700×5‰=8.5(萬元)>8×60%=4.8(萬元),業務招待費只能稅前扣除4.8萬元,所以需要納稅調增=8-4.8=3.2(萬元),發生的訴訟費用可以據實在稅前扣除,不需要作納稅調整。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稅前扣除限額=1700×15%=255(萬元),實際發生300萬元,需要納稅調增=300-255=45(萬元)。 企業向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一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二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扣除。 向職工借款的利息支出稅前扣除限額=300×5%×6/12=7.5(萬元),需要納稅調增=24-7.5=16.5(萬元)。
(5)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該公司當年可以抵免的應納稅額=116×10%=11.6(萬元)。
(6)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發生的公益性捐贈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但是本題是直接捐贈不屬于公益性捐贈支出,不得稅前扣除,所以需要納稅調增30萬元; 被工商管理部門處以的罰款不得稅前扣除,所以需要納稅調增12萬元; 支付給供貨方的違約金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經營支出,準予稅前扣除,不需要納稅調整。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不得在稅前扣除,所以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不得稅前扣除,需要納稅調增15萬元。
2.業務(1)應補繳增值稅=226/1.13×13%=26(萬元),應補繳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合計=26×(7%%2b3%%2b2%)=3.12(萬元)。該公司應補繳的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26%2b3.12=29.12(萬元)。
3.因以前年度實際資產損失未在稅前扣除而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遞延抵扣。 “2018年實際資產損失200萬元未在稅前扣除”相當于2018年多繳納企業所得稅=200×15%=30(萬元),則這30萬元可以在2019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中扣除。 企業以前年度發生的資產損失未能在當年稅前扣除的,可以按照規定向稅務機關說明并進行專項申報扣除。
4.該公司2019年境內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828-3.12-550-20-30%2b3.2%2b45%2b16.5%2b30%2b12%2b15=1346.58(萬元) 2019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1346.58×15%%2b1.67-11.6-30=162.057(萬元)。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7:34
您好,謝謝您,我現在去看題,一會回復您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7:47
您好,總算搞明白 了。您好,這題是求在會計利潤上的納稅調增和調減額,收到120,其中成本65,在計算會計利潤時就用到了,當然不用再調65,20在會計利潤中加上了,稅法是免稅的,所以要減掉。

84784957 

2023 03/14 18:01
老師,是因為會計口徑的投資收益時,已經把成本扣除了嗎。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8:03
您好,對對,是這么理解的

廖君老師 

2023 03/14 18:20
您好!希望以上回復能幫助你, 感謝好心的您五星好評哦~
